绵竹大曲是以糯米、大米、小麦、高粱、玉米五种粮食为原料,以含锶低钠的玉妃矿泉水为水基,采用传统技艺精心酿制而成的浓香型白酒,具有典型独特的风格。
白酒味苦、甘、辛,性温,有毒,入心、肝、肺、胃经;
可通血脉,御寒气,醒脾温中,行药势;
主治风寒痹痛、筋挛急、胸痹、心腹冷痛。
绵竹大曲又出称“清露大曲”,陆游在《海涵》中称“绵竹清露,大曲是也。夏清暑,冬御寒,能止吐泻、除湿及山岚瘴气”。其品质之优良当与自然条件分不开。绵竹属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温度15.7摄氏度,年平均降雨量1097.7毫米,土壤中有机质高,微酸性土占68.07%。这种气候和土质正适合酿酒中的微生物繁殖发酵。工艺上于采曲、用料、用水、勾兑等关键环节都有新的创造。
清代康熙年间,是绵竹酒史的重要发展阶段。这个时期,在原有白酒的传统工艺上,通过对曲药、蒸馏方法的改革,酿制出绵竹大曲。绵竹大曲,又称“清露大曲”。《绵竹县志》记载“绵竹大曲酒,邑特产。味醇香,色洁白,状若清露。”清代著名文史大家李调元称“天下名酒皆尝尽,却爱绵竹大曲醇”。
绵竹大曲的质优量大带来了销售业及相关行业的兴旺发达。早在康熙年间,绵竹酒家林立,陕、甘、滇、黔、川以及松潘、茂汶等少数民族地区的行商纷至沓来,络绎不绝。城内茶房客栈、运输行业,格外兴盛,一派繁荣景象,以致有人誉绵竹为“小成都”。
加之特有的玉妃泉低钠多锶,甘酣净冽,故绵竹酒酒质优。至清康熙年间,绵竹大曲已达到“味醇香,色洁白,状若清露”的妙境,形成了独具一格的酿造工艺。清翰林学士李调元宦游
绵竹大曲
绵竹大曲
遗迹遍及半个中国,而对绵竹大曲情有独钟,自谓“天下名酒皆尝尽,却爱绵竹大曲醇”。随之酿酒作坊也兴盛起来,而以朱、白、赵三家规模最大,且都集中在水好的西门。
台湾商务印书馆1979年出版的《四川经济志》载:“绵竹所产大曲,双料老酒及地窖醒色等,均脍炙人口,为川内外人士所乐道,而尤以大曲最有名。”并强调:“四川大曲酒,首推绵竹。”
绵竹大曲曾多次荣获国内外、部、省优质产品大奖:
1984年、1988年被评为商业部系统优质产品;
1988年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银奖;
1990年被评为四川省优质产品;
1991年获四川省名酒称号;
1992年获中华酒文化精品展金奖,同年获四川省首届巴蜀食品节金奖;
1993年获世界贸易中心伦敦评酒会金奖;
1994年获首届中国国际酒类商品博览会金奖;
1997年获全国市场畅销十大主导品牌;
1999年、2002年、2003年获四川名牌产品称号;
2002年获原产地标记注册证书;
2003年被评为中国消费者放心购物质量可信产品;
2004年获全国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证书——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并远销海外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1992年,在四川省首届推选著名商标活动中,商标就荣获了“四川省著名商标”称号,并分别在1996年、1999年、2003年被复查认定为“四川省著名商标”。
国家商标总局于2007年认定绵竹大曲所使用的商标——绵竹及其图案为中国驰名商标。
绵竹大曲,不愧为绵竹酒史上的第二座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