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儿爷是北京市的地方传统手工艺品,属于中秋应节应令的儿童玩具。每逢中秋节,北京城里的百姓都会供奉“兔儿爷”。这一习俗源自明代。后“兔儿爷”转变成儿童的中秋节玩具。有人仿照戏曲人物,把“兔儿爷”雕造成金盔金甲的武士,有的骑着狮、象,有的背插纸旗或纸伞,或坐或立,讨人喜欢。
常见的“兔儿爷”,一般都是金盔金甲的武士模样。而且,插在头盔上的野鸡翎只有一根,老北京有句歇后语:“兔儿爷”的翎子--独挑。后来,“兔儿爷”又由单个武士,发展成整出武戏的“兔儿爷”,如《长板坡》、《天水关》、《战马超》等,其服装、道具,无一不和舞台上相似。再后来,又有了反映人们日常生活的“兔儿爷”,如剃头的“兔儿爷”,推车、挑担的“兔儿爷”等等。甚至人们还把“兔奶奶”也请到了供桌上,让他们夫唱妇随,二者衣着打扮,也随时代变迁而变化。
兔儿爷的样式也是非常讨喜的,一般都是手握金枪,身披红袍,后背插旗,像戏台上的武将,猛一看,威风凛凛,派头十足。细看却是性情温顺可爱的兔子,惟妙惟肖,生动可爱,令人爱不释手。
兔儿爷源于明代老北京,历经400年的传承,传说兔儿爷可以给人们带来平安与吉祥!明、清、民国时期的老北京,每到中秋节街上到处摆的都是兔儿爷,对兔儿爷的追捧曾上到天子下到百姓,至今故宫还藏有皇帝玩过的兔儿爷,民间的兔儿爷故事更是不胜枚举,历代文人墨客艺术创作都有兔儿爷的身影。
它骑的各种神兽坐骑也有讲究:麒麟代表了“麒麟送子”,瑞虎则能“驱邪”,大象寓意着“吉祥如意”。一件件独一无二的兔儿爷作品,将老北京人豁达乐观、风趣幽默的生活状态和积极向上的处世哲学都展现在里面了。
兔爷是泥做的,兔首人身,披甲胄,插护背旗,脸贴金泥,身施彩绘,或坐或立,或捣杵或骑兽,竖着两只大耳朵 。兔儿爷大的有三尺多高,小的只有三寸,均是粉白面孔,头戴金盔,身披甲胄,背插令旗或伞盖。它的坐骑有狮、虎、鹿、象不等。兔儿爷左手托臼,右手执杵,做捣药状。此外,还有刮打嘴的兔儿爷,其制空腔,活安上唇,中系以线,扯之,则兔唇乱捣。总之,种类繁多,不一而足。
兔儿爷是在明朝出现的。明纪坤(约1636年)在《花王阁剩稿》中记载:“京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拜之。”这是最早的关于兔儿爷的记载。兔儿爷也许就是照着“月光纸”上的玉兔形象用泥塑造出来的。
民间祭兔突出了游赏性质。百姓把玉兔称做兔儿爷,这种称呼虽不如称“太阴君”严肃庄重,但非常亲切,皇家的礼俗由此变成了实实在在的民间节日。到清末时期,兔儿爷变成既是拜祭品又是中秋节儿童的玩具。
民国时期,一到中秋节,兔儿爷的摊子就摆出来了。前门五牌楼、后门鼓楼前、西单、东四等处,都有卖兔儿爷的摊子。前来买兔儿爷的大人小孩人头攒动,熙熙攘攘。著名作家舒乙先生回忆起那时满大街兔儿爷的时光,曾深情地说:“童年时候兔儿爷就是中秋节的象征,没有了兔儿爷好像就不是中秋节。孩子们都得买兔儿爷,大家都觉得要是连兔儿爷都不买那还怎么得了。”
兔儿爷是用模子翻塑出来的,先把黏土和纸浆拌匀,填入分成正面和背面两个半身的模子里,等干燥后倒出来,把前后两片粘在一起,配上耳朵,在身上刷层胶水,再上色描金。此外还有捏的一种做法。
2010年9月15日,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发布及推广“北京中秋形象大使——兔儿爷”形象,推出了奥运福娃设计者之一、也是2012年兔年邮票设计者吴冠英设计的崭新兔儿爷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