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托克螺旋藻产自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是全球三大优质螺旋藻产地之一。这里地处北纬38°黄金纬度带,全年日照超3000小时,昼夜温差大,依托都斯图河与黄河水系,水质纯净无污染,为螺旋藻提供了理想的生长环境。鄂托克螺旋藻富含蛋白质、藻蓝蛋白、螺旋藻多糖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提高免疫力、辅助治疗慢性病等功效。其产品远销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深受市场欢迎。根据2025年4月1日国家知识产权局第625号公告,“鄂托克螺旋藻”正式获批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鄂托克螺旋藻的质量技术要求涵盖养殖环境、养殖用水、藻种选择、养殖技术、采收与加工、质量指标及包装贮存等多个方面,具体要求如下:
(一)养殖环境
鄂托克旗位于北纬38°附近,是全球三大优质螺旋藻产地之一,其日照时间长、积温高、昼夜温差大,符合螺旋藻生长对高温、强光照的要求。全年日光照 2900-3200 小时,日照百分率 65%~73%,太阳辐射能 140~150kcal/cm2。年平均气温 3.9~6.8℃,无霜期120-160 天,具有丰富的天然碱资源。
地域范围:鄂托克旗螺旋藻产业园区,产业园区位于鄂托克旗哈马太嘎查境内。地理坐标:东经 108°01′25″~108°01′34″,北纬39°09′06″~39°05′11″。
空气质量: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所规定的二级标准。
(二)养殖用水
水质要求:养殖用水应符合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规定,确保水质清洁、无污染。
碱性环境:螺旋藻生长需要高碱性环境,其人工养殖的主要原料为NaHCO3(小苏打)。鄂托克旗是我国天然碱主要产地,原材料供应充足。
(三)藻种选择
藻种类型:选用钝顶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或极大螺旋藻(spirulina maxima)作为养殖藻种。
藻种来源:应选用具有藻种生产资质的供种单位的藻种,确保藻种纯正、无污染。
(四)养殖技术
养殖方式:采用全封闭大棚跑道式淡水螺旋藻养殖方式,提高养殖效率,减少污染。
营养液配制:根据螺旋藻生长所需各营养元素的比例,人工配制成营养液。营养液中应包含碳物质、氮物质、无机盐(包含微量元素)和水等。
日常管理:包括养殖池的清洗与消毒、营养液的配制与调整、养殖过程中的搅动与监测等,确保螺旋藻健康生长。
(五)采收与加工
采收时机:当藻液浓度达到OD>0.45时即可采收,采收后藻液浓度应保持在OD≥0.20。
采收方法:采用微孔滤筛法、平板滤框挤压法、离心沉淀法等方法进行采收。
藻泥处理:藻泥采用真空带式过滤机进行清洗脱水,脱水后藻泥含固量≥10%。
干燥方式:脱水后藻泥宜采用离心喷雾干燥设备或气流喷雾设备干燥,干燥进风温度180℃~200℃,出风温度70℃~80℃。也可根据产品要求和生产条件采用冷冻干燥。
筛分包装:干燥后的藻粉通过筛孔内径(180±7.6)μm的旋振筛或振荡筛进行筛分,然后进行包装。
(六)质量指标
1. 感官特色。鄂托克旗螺旋藻是一类低等植物,属于蓝藻门,颤藻科。蓝藻的细胞结构原始,且非常简单,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光合作用,距今已有35亿年。生长于水体中,呈蓝绿色或墨绿色,在显微镜下可见其形态为螺旋丝状,故而得名。
2. 理化指标。鄂托克旗螺旋藻是优秀的纯天然蛋白质食品源,蛋白质含量高达 60%~70%。含有特有的藻蓝蛋白和螺旋藻多糖,且含有丰富的叶绿素、维生素及矿物质含量,包括维生素B1、维生素 B2、维生素 B6、维生素 B12、维生素 E、维生素 K等,并含锌、铁、钾、钙、镁、磷、硒、碘等微量元素,含有大量的 γ-亚麻酸。螺旋藻中脂肪含量只有 5%,且不含 胆固醇。
3. 安全及其他质量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要求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污染物限量:总砷(以As计)≤1.0mg/kg,铅(以Pb计)≤0.5mg/kg,镉(以Cd计)≤0.1mg/kg,总汞(以Hg计)≤0.1mg/kg。
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和酵母等微生物指标应符合GB19643和GB29921的规定。
(七)专用标志使用
鄂托克螺旋藻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的申请,经内蒙古自治区知识产权局审核,报国家知识产权局核准后予以公告。鄂托克螺旋藻的检测机构由内蒙古自治区知识产权局在符合资质要求的检测机构中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