筠连红茶

导航菜单

筠连红茶

浏览 21012 .喜欢 7236
喜欢一下
国家地理标志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地标农产品地标地理商标地理商标
发布:眼光独到
标签: 红茶 茶叶
属地:筠连宜宾四川

筠连红茶,四川省宜宾市筠连县特产筠连红茶外形紧细、秀丽,金豪显露;香气馥郁,天然花香、果香彰显,滋味鲜醇,回味悠长,具有浓厚地域风格。

四川是我国茶树发源地之一,位于盆地南缘的筠连县,茶园土壤多为山地黄泥及紫色砂土,一般地势较高,伏旱影响不大,最宜发展红茶生产。

筠连地方群体品种“早白尖”,最适制作红茶。筠连所产红茶,在贸易上称为“川红”,其优秀品质的形成,除优越的自然条件外,“早白尖”优良的茶树品种也是重要的物质基础。

筠连红茶具有暖胃养生、提神益思、消除疲劳、止泻、抗菌、增强免疫等功效,红茶有助于肠胃消化,能促进食欲,有强壮心肌的功能、降低血糖值与高血压,预防蛀牙与食物中毒等。

1.感官特色:

茶叶条索紧细,多锋苗,多金毫;香气鲜嫩香甜,带有焦糖香;滋味醇厚甘爽;汤色红明浓亮,叶底细嫩多芽,色泽红匀,明亮。

2. 理化指标:

水浸出物≥35.0%,粗纤维≤16.0%。

筠连红茶种植历史悠久,据《中国茶叶通史》记载:“筠连产茶的悠久历史可上溯至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早在唐代就是四川的重点产茶区之一”;另据《筠连县志》记载:“清道光30年(1850年)派引征收茶税。

民国元年(1912年)至25年最高年产350吨,以色味俱佳,冠于四川省南路各县,销售陕滇黔诸省。

36年,全县茶叶产值9.79亿元(法币),为农村经济最大收入之一”。 筠连红茶品质上乘,上世纪50年代即在全国享有盛名,在国际市场享有“赛祁红”的美誉。

1955年,上海茶叶公司对筠连红茶的评价是“外形秀丽,条索紧细,毫锋显露,色泽乌润,汤色红艳,叶底红匀,香高味醇”。

1956年,国家投资20万元在筠连建电动红茶初制厂,加工精制红茶。1957年春,苏联驻华茶叶专家专程来筠连参观红茶的制作过程,对红茶的品质相当满意。

1959年9月,筠连茶叶工作者采制白露芽茶1.5公斤献给毛主席品尝,以此向国庆十周年献礼,中央办公厅复函致谢。

至1959年,全县茶种植规模11000亩,比建国初期增加八倍有余,共出口红茶2000吨,畅销苏联、波兰、联邦德国、英国等国家。

1974年,筠连县被全国茶叶大会列为百强茶叶基地县。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面对国际国内红茶市场新的变化,审时度势,着力恢复发展红茶产业。筠连红茶在保持原有色、香、味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制作方法,使产品外形紧细秀丽,滋味鲜醇,回味悠长。

2009-2013年,筠连红茶连续5次荣获国际茶博会金奖;2012年以来,筠连红茶先后荣获第1-3届中国(四川)国际茶博会金奖。

2013年,全县茶园总面积17.69万亩(其中红茶9万亩),茶叶总产量5413吨(其中红茶2017吨),茶叶总产值2亿元(其中红茶0.97亿元)。全县18个乡镇中,面积1万亩以上的5个,茶叶年产量100吨以上的4个,200吨以上的9个。共有茶叶初精制加工企业68个,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个、市级龙头企业3个、省级示范合作社2个(1个正在申报国家级示范合作社)、市级示范合作社3个,拥有茶叶加工机械1250余台套。

浙江大学农业品牌研究中心对筠连红茶区域品牌价值评估为3.81亿元。茶农人均收入1058元,茶叶对农民纯收入的贡献率达13.5%,筠连红茶已成为全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之一。

制作特点

“鲜、适、快、冷”,即:鲜叶要鲜,发酵要适度,高温毛火,快速毛火,快速冷却,冷要冷过心,摊放摊得凉;足火时间长,忌快速干燥,影响茶香味,甚至造成“外干内湿”的假干。筠连红茶制作最讲究火功,毛火的锅温普遍较高,足火时间偏长,也是温度之积累,亦属高温,这与形成其“浓强鲜”品质有着密切关系。

1985年,“筠红工夫一早白尖”获得第24届(里斯本)世界食品博览会金质奖。

1986年,“筠红碎茶一早白尖”获得第25届(日内瓦)世界食品博览会金质奖。

1992年,(香港)世界食品博览会上,益智精髓茶和醉仙宝茶分别获金质奖和银质奖。

2010年11月21日,筠连红茶成功注册中国国家地标标志商标。

2011年12月6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筠连红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14年11月,“筠连红茶”被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批准为农产品地理标志。

2014年12月,“筠连红茶”被四川省工商行政管局认定为四川省著名商标。

2019年11月15日,筠连红茶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

筠连红茶 相关地区

更多红茶的相关特产
筠连特产推荐更多>
宜宾特产推荐更多>
四川特产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