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在普洱,米线、米干成为许多人的首选早点,不过,在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吃法更为讲究,因为除了加入常规的油盐酱醋等作料外,当地人还喜欢放入几条貌似油条的香脆炸牛皮。“加了牛皮,才是正宗的孟连傣味早点。”
味甘、性平,归脾、胃经;
牛皮具有补脾胃、益气血、强筋骨、消水肿等功效;
老年人将牛肉与仙人掌同食,可起到抗癌止痛、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效果;
牛皮加红枣炖服,则有助肌肉生长和促伤口愈合之功效。
“牛皮不是吹的是吃的。”当地人介绍炸牛皮时常这样说,事实上,炸牛皮在孟连傣族人的生活里还是一道美食。在当地,没有吃过炸牛皮,就不算吃过傣味。
传说中吃牛皮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佛教传入西双版纳的公元5世纪前。相传傣族、哈尼族和汉族的人一起到西方取经,汉族把学到的抄在纸上,哈尼族把学到的写在牛皮上,而傣族则把经文刻在贝叶上。在返回的路上,过河时,他们同乘一只船,不幸船翻了,这些经文都被水泡湿。当他们把经文摊在河滩上晒干时,抄在纸上的经文均变成了鸟脚趾形状,这就成了汉族的象形文字;刻在贝叶上的文字虽经水泡过,但字迹清晰,傣家人对此感到十分自豪;而写在牛皮上的文字,经水泡后已经看不清楚了,所以哈尼族就没有文字。
不过,三人试图用火将牛皮烘干时,被水泡得又软又滑的牛皮怎么烘烤也不干。他们只得继续添加柴火烘烤。殊不知那牛皮烤着烤着,变得又香又脆,饥肠辘辘的三人就地把香脆的牛皮分着吃了。从此,吃牛皮的方法便传到民间,又香又脆的牛皮逐步成了人们的美食。
据介绍,炸牛皮的工序可一点也不简单:首先是要把整张牛皮用水洗干净,然后用火烘烤得焦黄,再用刀子刮去毛根和油脂。随后,用剪刀将其剪为手指宽、两三厘米长的细条。随后牛皮还要放在铁锅内,加入油烘烤成半成品,待要食用时,将半成品放入油锅,就像炸油条一样炸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