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召辛夷闻名遐迩 ,据史料记载:元末明初,该县年产辛夷1万多公斤,与山萸肉、冬花并称“南召三大特产”,至今仍有500年以上的辛夷天然植物群落。南召是辛夷最佳适生区域,产品色鲜、质佳,1997年版《国家药典》把南召辛夷列为正品。
如今南召县是望春玉兰的原产地,保留有500年以上的天然植物群落,望春玉兰的花蕾入药称辛夷,是珍贵的中药材。
辛夷又名紫玉兰 、望春花,为木兰科木兰属植物。辛夷为常用中药,以干燥的花蕾供药用,具有温肺通窍、祛风散寒等功效,主治风寒感冒、鼻窦炎、牙痛、头痛等症。
辛夷花含芳香油,可提取食用香料,提制芳香浸膏,用于香皂、化妆品、香精生产。南召以望春玉兰为砧木新培育的红玉兰、黄玉兰、白玉兰、紫玉兰、广玉兰等数十个品种的玉兰花木种植面积达12万亩,不论种植面积、品种、数量,还是市场占有量均居全国之冠。
辛夷中含有辛夷素、木兰素、挥发油等化学成分,中医学上以干燥花蕾入药,性温,味辛,古代《本草经》中记载:“辛夷主五脏身体寒热,疗头痛、脑痛”。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辛夷能够散风寒,通鼻窍,久服下气、轻身、明目,增寿耐老,主治头痛、脑痛、鼻塞、鼻炎和齿痛等症。同时,辛夷还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兴奋呼吸、抑菌镇痛、抵抗病毒等作用。
辛夷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落叶灌木,高3-5米,常丛生。小枝紫褐色。花顶生,卵形,上部急尖,略呈葫芦形,密被灰黑色或深绿色短绒毛。单叶互生,具短柄,叶椭圆状卵形和倒卵形,先端短尖或渐尖,基部楔形,全缘,叶柄有托叶痕。花先于叶或同时开放,花单生枝顶,钟状,大形。萼片3,披针形,黄绿色,花瓣6,外面紫红色,内面白色。聚合果长圆形,长7-10厘米。花期4-5月,10月成熟。
据县志记载,“元明之间,广为栽植”,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明代《本草纲目》也载称“辛夷生于汉,丹阳之道”,即丹江以北的南召、鲁山、淅川为中心的汉水流域。南召县现有辛夷面积8万亩,其中盛蕾面积5万亩,年产鲜药1.6万吨,总产量占河南的80%,占全国的40%,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首位。
元末明初,小店的演艺山周围、云阳的东花园及西花园和皇后的天桥已有不少辛夷。
清雍正年间,辛夷年产5000余公斤,与冬花、山萸肉并称南召三大特产。
建国初期,全县有辛夷树8000亩,年产干蕾4.5万公斤。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辛夷产品由外贸、医药部门独家收购经营,因受计划经济的制约,再加上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生产发展十分缓慢,资源不断遭到破坏。
1991年,南召辛夷荣获“仲景杯”国际中药材博览会金奖。
2000年,南召获得“中国辛夷之乡”称号。
2002年,南召辛夷获得国家林业局“名特优经济林产品”称号。
2003年10月09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南召辛夷”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
2014年,南召玉兰(辛夷)被评为“南阳农业十大品牌”,授予“神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