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柳条柔软易弯、粗细匀称、色泽高雅,通过新颖的设计,可以编织成各种朴实自然、造型美观、轻便耐用的实用工艺品。其产品包括:柳条箱(包)、饭篮、菜篮(圆、椭圆)、笊篱、针线笸箩、炕席、苇箔等。柳编制品是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的手工艺品,“编筐、编篓,家家都有”。这是因为这种工艺的原料来源十分广泛。北方用于编筐编篓的主要原料有柳枝、柽柳枝、桑条、荆条、紫穗槐条等多种,在盐碱地和沼泽地都有出产。其中数阜南黄冈地区的柳编最为出名。
阜南县有18万亩的分洪道,沿淮8个乡镇低洼地、“三边四荒”地较多,适合种植杞柳,为杞柳种植提供了土地条件。同时,黄岗镇的“立编”、“经编”、“拧编”和创新的“藤编”、“排编”技术中国一流。为黄岗柳编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到2011年,黄岗镇的杞柳种植面积已达3.5万亩,2001年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杞柳之乡”,为中国四大杞柳产地之一。
到2010年,黄岗镇有49家柳编企业,其中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10家,具有直接出口权企业10家,有家企业被评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家企业被评为市级产业化企业,有4家企业通过了环境、质量、健康三个国际质量体系认证,柳编产业覆盖了全镇14个村中的12个。
地域范围
黄岗柳编产地范围为安徽省阜南县黄岗镇、郜台乡、中岗镇、张寨镇、曹集镇、老观乡、王家坝镇、于集乡、王化镇、朱寨镇、焦陂镇、地城镇、柳沟镇、苗集镇14个乡镇所辖行政区域。
黄岗柳编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杞柳种植可上溯千年,编织历史亦达500多年。
据文献所载,洪淮两岸有滩涂湿地,自然生长着大片喜湿之柳。柳制品之兴起缘于十七世纪末。明末清初,柳编业兴旺。据明正德《颖州志》记载:“淮濛盛产水荆(注:当时把杞柳称为水荆),采伐加工,洁白如玉,坚韧如藤”。
清初,民间编织的柳箱、筐、篮、升、斗、簸箕、筐萝等,编织技术精巧,产品样式考究大方,结实耐用,产品远销苏、浙等大商埠。古往今来,每逢农历3月28日,黄岗就有地方一些商界知名人士出面组织庙会的习俗,主要扩大柳编原材料和柳编产品的交易,黄岗因此成了闻名的柳编产品集散地,黄岗专门设立了“柳编一条街”,作为固定的柳编交易市场。解放后,每年定期都要召开“黄岗柳编物资交流会”。
2001年阜南县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杞柳之乡”。 国家工商局注册的“黄岗”、“阜南”两个柳编工艺品商标已享誉海内外。阜南柳编产业集群被安徽省列为重点产业集群。
2008年阜南县被国家发改委、农业部、财政部等六个部委批准为农业(林业)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县,柳编产业作为重点示范产业。阜南柳编工艺品编织技术被列入安徽省阜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9年被国家工艺品美术协会授予“中国柳编之乡”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