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仁扭扭龙,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的传统舞蹈,它是以一条大龙背负两条小龙的龙灯,舞动时龙体悬空颤抖和扭动而得名。
崇仁扭扭龙起源于清同治年,是崇仁相山镇苔洲村所特有的一种民间祭祀性灯彩,起初是村民用禾草扎成一条龙并插上香烛,后来发展成三龙,小龙在大龙的头尾之上,一根木棍绑大龙腹中段,供人操动,崇仁扭扭龙便由此诞生。崇仁扭扭龙多是二龙一珠,三人配合,跟随长龙灯进行表演,后来,崇仁扭扭龙逐渐脱离长龙灯单独活动,演变成一种独立的灯彩形式。
表演内容
一条大龙背负两条小龙,沿村表演。表演时上下颤动,左右扭转。以前逢年过节,二龙一珠三人一伙,尾随大龙灯在村里表演“二龙戏珠”,以后逐渐发展成单独活动,舞龙动作有所增加,伴奏乐队音乐更加丰富,至元宵整个活动结束后,与大龙一起送到河边焚烧。
形式特点
三条龙都用细绳互相连接,艺人手擎木柄上、下舞动,形成龙体颤抖扭动,且三条龙大动小也动,大耸小也耸,形成一个“活”的特点。表演时不受场地限制,多至十余人,少则一龙一珠都可。步法有“圆场”“矮子步”。动作有“游龙”“扭龙”“转珠”“跳步引龙”等。
音乐特点
音乐除开场时只用吹打乐外,其余都配以吹奏乐,舞至情浓处,还加喝彩式、祝愿性的合唱。锣鼓曲牌以“单台”为主,伴以“彩灯头”“划龙船”“慢长捶”。吹奏乐则用“卖棉纱”“卖布”“洞房”“接妹”“探妹”等民间曲牌或小调,旋律通俗流畅,节奏明快跳跃,情绪热烈欢快,演奏随着场面和动作的变化快、慢、强、弱,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相传发祥地的龙潭内潜居着一条水龙,村外焦炭石古洞内盘踞着一条火龙。一天,村南珠山上空一颗巨大的彩珠从天而降,落入龙潭中。水火双龙为争彩珠,在潭中激烈争斗,掀起狂涛,大水涌出潭口,淹没田地,冲毁村庄。村民们不甘忍受其苦,请来道士作法,祈求双龙离潭入海。怎奈道士法术不高,作了七七四十九天的法事,才求走了水龙,而火龙依然在潭口吞吐彩珠,制造水患,祸害百姓。于是,依照火龙的模样,用稻草扎制一条龙,插上香烛,派青壮年举着,在村里村外游走,后来到河边,点火焚烧,祭祀神龙,请它借水道回归大海。火龙为村民所感,不再兴风作浪,龙潭得以安宁。
此后,每逢新春人们就扎龙祭祀,祈求平安。后来村里稚童觉得有趣,便砍竹破篾,扎起小龙,并在龙腹下绑上两根木棍,由一人双手举着,到邻村舞玩,讨取蜡烛炮仗,边舞边燃放鞭炮。大人们受此启发,遂做两条更小的龙仔,安在它的头尾之上,形成大龙背小龙之势,同时改两棍为一棍,绑在龙腹中段,崇仁扭扭龙便由此诞生。
崇仁扭扭龙又名独龙,起源于清同治年,是崇仁相山镇苔洲村所特有的一种民间祭祀性灯彩,它是以一条大龙背负两条小龙的龙灯,舞动时龙体悬空颤抖和扭动而得名。
起初是村民用禾草扎成一条龙并插上香烛,后来发展成三龙,小龙在大龙的头尾之上,一根木棍绑大龙腹中段,供人操动,崇仁扭扭龙便由此诞生。崇仁扭扭龙多是二龙一珠,三人配合,跟随长龙灯进行表演,后来,崇仁扭扭龙逐渐脱离长龙灯单独活动,演变成一种独立的灯彩形式。
由于历史原因,崇仁扭扭龙匿迹多年,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在崇仁县文化馆干部的配合下,由老艺人盛天筹,根据传说挖掘和整理,得以传承发展。
2012年,崇仁扭扭龙列入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3年,崇仁扭扭龙列入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4-Ⅲ-7。
传承状况
由于改革开放以来,村里年轻人外出打工者增多,老年人因活动经济补贴很少,人们舞龙的兴趣逐渐减少,崇仁扭扭龙在发展中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
传承人物
崇仁扭扭龙的第一代传承人是盛天筹( 1926—2009 )。
崇仁扭扭龙的第二代传承人为万更新,是省级非物质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保护措施
2008年4月,崇仁县文体广电局召开专题会,明确指出对“崇仁扭扭龙”进行全力挖掘与保护。
2008年9月,崇仁县文体广电局拨出经费,用于崇仁扭扭龙的及掘及制作。
2013年2月25日,相山镇苔洲村在村祠堂前举行“崇仁扭扭龙”活动。
2018年5月6日,崇仁扭扭龙赴抚州市文昌里,参加2018年江西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展演。
2018年11月6日,央视旅游频道在县人民广场对我县省级非遗项目崇仁扭扭龙进行节目录制。
2020年12月6日,第三届中部地区变电设备产业峰会游园会在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子正公园举行,崇仁扭扭龙等多个非物质遗产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