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昌葫芦雕刻

导航菜单

东昌葫芦雕刻

浏览 717 .喜欢 111
喜欢一下
非遗非遗
发布:tfni
标签: 葫芦雕刻 工艺品 雕刻 手工
属地:聊城山东

葫芦雕刻(东昌葫芦雕刻),山东省聊城市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东昌葫芦雕刻工艺流传在山东省聊城市,其分布以东昌府区堂邑镇为中心,遍及梁水镇、闫寺办事处和今冠县辛集镇等地区。东昌葫芦雕刻用料考究,刻工纯熟,线条流畅,图案丰富,制作精良,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东昌葫芦雕刻将典雅的造型技巧与写实手法相结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艺术体系。

东昌葫芦雕刻的题材内容比较丰富,以花鸟、虫鱼、走兽、人物、山水居多。其中人物雕刻的取材尤其丰富。有以四大名著中的故事情节构思入画的,如《三国演义》中的桃园三结义、《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西游记》中的三打白骨精、《水浒传》中的武松打虎等;有的从戏剧人物中进行挖掘,如穆桂英挂帅、三娘教子、墙头记、樊梨花征西、四郎探母等;有人们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革命英雄人物、地方名人;有“八仙过海”等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等。

东昌葫芦雕刻用料考究,多以“大葫芦”“亚腰葫芦”和“扁圆葫芦”为主,大体分为三种:一是“上等葫芦”,选料精良,精工细刻,图案主要是人物、山水;二是“中等葫芦”,用料稍次,多刻花鸟、鱼虫、走兽;三是“花葫芦”,将葫芦染成红色后,以粗犷遒劲的刀法,刻各类花纹。

常用工具有定格圆规、斜口刀、直口刀、圆口刀、剪线刀、刻笔、透孔器等二三十种。

东昌葫芦雕刻的制作基本上分三道工序:

第一道工序:将成熟的葫芦摘下来,放在锅中煮,然后堆放在一起使其发酵,以去掉表层青皮,使葫芦颜色变黄。

第二道工序:在葫芦上面雕刻各种图案。一般雕刻葫芦的技法是“刻”或“片”,都只是在葫芦表面上做文章,东昌葫芦雕刻在技法上借鉴了雕刻工艺的镂雕技法,将构图以外的空白部分全部镂空,透刻上折线纹、如意纹、古钱纹等各式花纹。

第三道工序:为葫芦上色,先用锅底灰或麦秸灰同棉油或豆油搅拌均匀,加入色料,涂抹在雕有图案的葫芦上,最后用布把葫芦表面的灰擦拭干净,留在图案凹槽的油灰会使图案更加清晰逼真,永不褪色。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位于黄河下游的鲁西平原,马颊河在东昌府区西部蜿蜒三十多公里。充足的水资源和独特的土壤、气候,使东昌府在历史上就以盛产质量上乘的葫芦而闻名。东昌府区从汉代就开始种植葫芦,东昌葫芦雕刻作为一种民间技艺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

东昌葫芦雕刻在明、清时期兴盛一时。据《中国葫芦器与鸣虫》中记载,明清时期,东昌府濒临京杭大运河,是鲁西平原政治、经济、文化的枢纽,商贾云集,曾繁盛一时,东昌葫芦雕刻作品曾一度是运河两岸农家生产的重要商品。

20世纪30至40年代,东昌葫芦雕刻作品曾远销中国各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东昌葫芦雕刻一度衰落,以致基本绝迹。

一,东昌葫芦雕刻的创作首先是为了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实用功能,其次是满足人们的精神审美功能,以审美功能为重。

二,东昌葫芦雕刻的艺术风格淳朴、典雅,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饱满、匀称的造型与写实手法相结合,形式和内容有机地结合,传承着中国文化传统的审美观、理想情趣和精神追求。

三,东昌葫芦雕刻主题与古老的礼仪文化、生殖崇拜、图腾崇拜等原始文化密不可分,具有浓郁的地域风格和民族特色。

四,东昌葫芦雕刻素材多取自于自然属性的事物。采用“以物寄情”的创作手法,表现出审美观念的趋同性与程式化。如用各种花卉图案表达吉祥寓意在民间工艺品中被广泛采用。

五,东昌葫芦雕刻在形象分类刻画和材料制作技法方面,形成了一套完整严谨的师徒相传的传承方式与工艺体系,传承着约定俗成的既定格式,体现出特定的地域性、民族性风格。

关于东昌葫芦雕刻技艺的起源有很多传说,东昌府当地比较认同的是为宋代王合尚所创。擅长绘画和雕刻的宫廷艺人王合尚,年老时回到东昌府区闫寺办事处的家乡,因为当时闫寺一带盛产葫芦,于是王合尚便在葫芦上雕刻出精美的图案,用来蓄养自己喜爱的蝈蝈。后来,东昌人纷纷效仿,东昌葫芦雕刻便由此流传开来。

2008年6月7日,山东省聊城市申报的葫芦雕刻(东昌葫芦雕刻)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东昌葫芦雕刻 相关地区

更多葫芦雕刻的相关特产
聊城特产推荐更多>
山东特产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