饺面是以挂面、馄饨为主料的食品。
饺面是扬州城里最贴近平民百姓的一种小吃。国内除云南昭通有“酸辣饺面”外,其他地方似乎还不多见。扬州人平常就有所谓“吃早茶”和“吃下午”的习惯,而此时很多人又都喜欢来上一碗饺面。在扬州城,卖饺面的小吃店随处可见。饺面花钱不多,能让食客同时在一个碗里吃到两种食品,既有荤又有素,故民间流传:“饺面饺面,有饺有面,荤素皆有,一碗二口。”
饺面是扬州老字号“共和春”与“蒋家桥”的传统特色品种,而开在教场内的“九如分座”也擅作此小吃。何谓“饺面”,从字面上看是饺子加面条,其实不然,装饺面的碗里并没有饺子。扬州饺面中的“饺”并非北方人所说的“饺子”,而是指“馄饨”。因为在淮安、扬州一带,时常有人把馄饨叫作“淮饺”,所以,将淮饺与面条合在一起煮而食之,就称“饺面”了。
共和春始创于1933年,是以经营虾籽饺面为主的一家风味独特的面馆,是江苏扬州的一家 “老字号”。80年代挂牌为“共和春酒家”。“共和春”始创人叫王学成,原系面店的一个跳面工人,当时面店还没有电动机,全凭工人将面放在一根粗杠下面跳压成薄片,然后用大刀切成细丝。
王学成省吃俭用赚了几个钱后,在扬州蒋家桥开了一家“四美春面馆”,主要经营饺面(这里的“饺”是指馄饨,饺面就是面条和大约8—10个馄饨盛在一个碗里)、锅贴。由于坚持规格质量、薄利多销,故生意不错。后来又在闹市口的南柳巷大儒坊开设“共和春饺面店”,经营品种仍以饺面、锅贴、单饺为主,服务对象主要是劳动人民和一般市民。
“共和春”地处闹市,附近有四、五家饮食店,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住脚,王老板使出了“三招”:
一是精心制面:面条一定要人工擀制刀切面。跳面(包括做饺皮)皮薄而有韧性,有毛孔,能渗透调料、耐嚼。每层面片之间用小粉撒匀,确保下锅不烂、不粘,本着宁精勿滥的原则,一个工人一天只能跳一包半面,决不马虎粗糙。
二是讲究面中虾籽:王老板派人去高邮、邵伯湖收购湖虾、淡籽,因伏天湖虾孕育粒足、粒圆,而黄梅天水份大,蟹壳籽再便宜也不收。收购后要放在太阳下曝晒,不准放进锅炒。贮存虾籽用的缸或坛,必须洗净、曝晒,缸内放明矾块、大蒜头,防虫防霉,再用银皮纸扎口,缸上贴上编号,依次使用。投料前要用碾槽,手工碾碎。共和春的面锅是圆口尖底铁牛锅,下面前要用生姜片擦净锅底。待锅内注入清水后,投入数勺虾籽煮沸,这样下出来的面条味鲜,口醇,面吃完了,碗底内还留有不少虾籽。
三是饺子(馄饨)一定要皮薄肉鲜:面调好后用面杖压成圆形,共4次。每压一次摊平后要撒小粉,防止起粘。饺馅用鲜猪后座肉去皮去骨,剁碎后放入酱油、麻油及少量碱水,葱姜等,徐徐渗入冷水用手臂搅拌,至肉泥发粘即成。包饺子也有讲究,外形象麻雀头,边似荷叶,底若金钱。下锅装碗后,个个头向上,像朵朵荷花。虾籽饺面亦系该店首创。市面上饺子或光面是分开出售的。
一九三0年五月,共和春创始人王学成在扬州甘泉路大儒坊口开店,取名共和春绞面馆,主要经营绞面、锅贴、单饺,多年经营后迁至甘泉路79号。
一九五六年,王学成携店参加公私合营,进入扬州市饮食公司,企业的经营能力得到空前提高。
一九七三年至一九七四年,该店进行翻建改造。
一九八五年,企业更名为共和春酒家,为适应不同层次顾客需要,共和春将二楼、三楼扩大装修,增加酒筵、点菜等。
二00四年三月,国有企业改制,共和春酒家隶属扬州共和春饮食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该店装饰一新,在秉承传统,开拓创新的新经营理念的指导下,对经营格局进行大幅度调整。
二00五年八月,共和春酒家在国家级著名风景区瘦西湖开设分店,向国内外游客展示淮扬特色小吃,传播饮食文化,备受各界关注、共和春酒家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一九八八年被评为市文明单位
一九九七年被评为特级餐饮企业
二00六年被评为百姓放心单位
二0一一年被国家商务部评为中华老字号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