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龙大头菜,产于合川区无公害蔬菜基地香龙枣泥坝,常年种植面积5000亩,产量1.2万吨。大头菜又名根芥菜,是十字花科芸薹属芥菜种中的一个变种,以肉质根为主要产品,每100克鲜菜中含蛋白质1.2克,碳水化合物6克,粗纤维2.1克,维生素 4毫克,是我国蔬菜产品中粗纤维含量最高的一个品种。香龙大头菜肉质根呈长圆柱形,皮脆而光滑、肉白色、有强烈的芥辣味;单根重1000克,非常适合腌制和油闷;叶生于短缩径上,长倒卵园形、板叶无皱褶,可作盐菜加工原料。该品种生育期130-150天,在当地9月上旬播种,10月中旬定植,次年1、2月份收获,亩植3000株左右,一般亩产3000公斤以上。香龙镇以传统工艺加工大头菜历史悠久,产品独具特色,热销广安、华蓥等地。
大头菜种植以土层深厚、肥沃,富含有机质的壤土为宜。香龙大头菜种植区地处嘉陵江、渠江、涪江三江沿岸与浅丘区域,为平缓丘陵地形,以紫色土、黄壤土、潮土为主,土壤pH值5.0~8.0之间,土壤有机质含量6.62~30.3g/kg,有机质含量高,土层深厚,土壤母质组成复杂,矿质养分较丰富,宜种性广。
大头菜在生长前期要求较高的土壤湿度和空气湿度,在肉质根膨大期仍需保持一定的土壤湿度。合川区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1121.4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85%,月均湿度70~90%,非常适宜香龙大头菜的生长。合川有嘉陵江、渠江、涪江三江水穿境而过,水资源十分丰富,灌溉方便。
香龙大头菜温度适应能力较强,生长前期适温为20℃,肉质根膨大适温为10℃。香龙大头菜种植区域年均无霜期307天,8月 底至次年2月初生长期间月平均气温先高后低,从前期的27.5℃下降到后期的7.2℃,非常适合香龙大头菜的生长。
香龙大头菜产地保护范围为香龙镇、南津街街道、钓鱼城街道、云门街道、大石街道、盐井街道、草街街道、双凤镇、狮滩镇、涞滩镇、龙市镇、钱塘镇、肖家镇、沙鱼镇、官渡镇、小沔镇、双槐镇、铜溪镇、渭沱镇、太和镇、古楼镇、三庙镇共22个街道、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05°58′37″至106°40′37″、北纬29°51′02″至30°22′24″。香龙大头菜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规模为2000公顷,120000吨。
香龙大头菜含有锌、硒、氨基酸、粗蛋白等多种微量元素,硒含量为0.0188毫克/千克,达到富硒蔬菜标准,有杀菌消炎、提高人体免疫力等作用。
大头菜能利尿除湿,促进机体水、电解质平衡。因其性热,故还可温脾暖胃。其含有大量的抗坏血酸(维生素C),是活性很强的还原物质,参与机体重要的氧化还原过程,能增加大脑中氧含量,激发大脑对氧的利用,有醒脑提神、解除疲劳的作用。
香龙大头菜肉质根呈圆柱形,单根重1.5~3.5千克,纵径18~28厘米,横径13~18厘米。皮薄光滑,上青下白,肉白脆嫩,不易黑心、糠心;生食清脆、微甘、化渣,熟食软润爽口、细腻甘甜,加工后芥香浓郁。
香龙大头菜为香龙镇当地特色农产品,于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从外地引进种植,已有250余年种植历史,几乎家家都有种植。
香龙镇以传统工艺加工大头菜的历史悠久,早在乾隆年间,香龙镇的村民就将大头菜做成咸菜丝、用菜缨做成干咸菜,在当地小有名气。
2008年,“香龙大头菜加工技艺”被列为合川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为进一步发展香龙大头菜产业,香龙镇借助其品牌优势,成立了香龙大头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同时严格种植标准,在基地建立加工企业,实行就近加工并开发系列无公害大头菜产品。
2019年1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正式批准对“香龙大头菜”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2021年4月,入选2021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