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义山银花呈棒状,长2~4cm,下部直径约1.5mm,头部倒圆锥形或倒卵形,上粗下细,略弯曲;表面黄褐色,质稍硬,气清香,汤色明亮、呈淡黄色,味甘、微苦。兴义山银花还已成为宴席中的佳肴和保健食品中的重要原料。
兴义位于云贵高原中段,呈弱酸弱碱性沙质土壤,而这也契合了山银花在弱酸弱碱的沙质土地更适合其生长的特性。土壤疏松、湿润,这为兴义山银花绿原酸含量的提升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满足了山银花喜温、湿润、阳光充足的生长特性,山银花是喜温耐寒的中药材品种,生态适应性较强,生态环境因子中气候可能是山银花药材有效成分含量的决定因子,而日照时数又是最重要的因子。兴义山银花还已成为宴席中的佳肴和保健食品中的重要原料。
其实山银花有非常丰富的药用价值,具有凉血解毒、通络利湿的功效。山银花正名为华南忍冬或是菰(gū)腺忍冬,《中国药典》于2005年版之前的28年间,忍冬与灰毡毛忍冬在中医药临床应用与中医药剂中一直同作金银花应用,其临床效果与药剂功效获得了医药专家、患者和制药企业的认可。
绿原酸≥2.5%,灰毡毛忍冬皂苷乙及川续断皂苷乙总量≥5.5%,水分≤15.0%,总灰分≤9.0%。
山银花长约3-4.5cm,上部直径2mm,下部直径1mm,表面绿棕色至黄白色。山银花一般是成群成簇的盛开,密而繁集。兴义山银花在药理研究方面,具有抗菌、抗病原微生物、抗毒、抗炎、解热、促进炎性细胞吞噬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作用。
兴义山银花,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山银花甘寒,既清气分热,又能清血分热,且在清热之中又有轻微宣散之功,所以能治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的表症未解、里热又盛的病症。可配合连翘、牛蒡子、薄荷等同用。
疮痈肿毒、咽喉肿痛:银花清热解毒作用颇强,在外科中为常用之品,一般用于有红肿热痛的疮痈肿毒,可合蒲公英、地丁草、连翘、丹皮、赤芍等煎汤内服,或单用新鲜者捣烂外敷。
热毒引起的泻痢便血:热毒结聚肠道,入于血分,则下痢便血。银花能凉血而解热毒,可用银花炒炭,合黄芩、黄连、白芍、马齿苋等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