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胜早胜牛

导航菜单

宁胜早胜牛

浏览 7077 .喜欢 2232
喜欢一下
农产品地标农产品地标地理商标地理商标
发布:lilingyu
标签: 畜牧 牛羊 牲畜
属地:宁县庆阳甘肃

宁胜早胜牛,甘肃省庆阳市早胜塬地区特产,为秦川牛的一个地方优良类群。早胜塬历来就是一个以农耕文化为主的地区,由于农业耕作的需要,当地老百姓养牛的历史较久远。

宁县早胜作为我国五大黄牛品种之一,其牛肉质鲜美,细嫩多汁,出肉率高,其优良的品质和受到市场认可的优点,使其成为消费者非常喜欢的畜牧品种之一。

早胜牛也具有良好的适应力和抗病力,由于其体型高大,肌肉发达,所以能够适应于各种不同的气候和生境,且抗病力强,这也是早胜牛被广泛种植的重要因素之一。

1、外在感官特征:

庆阳早胜牛体躯高大,全身被毛纯,呈红色或紫红色为主,角小,呈“萝卜角”或“铃铃角”、“疙瘩角”,卧息时四蹄不露,公牛头大颈粗短,垂肉发达,貌雄伟,母牛头长清秀,颈细薄,成年母牛体高121.86±4.04cm,体长为137.17±5.43cm,公牛体高142±3.31cm,体长为163.5±4.5cm。早胜牛体型略小于秦川牛,卧息时四肢紧抱于胸腹之下,俗称“四蹄不漏”。全身被毛纯色,且以紫红色和红色为主,紫红色被毛数量明显多于秦川牛,而且早胜牛阉牛,体大力强和肉多驰名省内外,并受到广大客商的极大赞赏。

2、内在品质指标:

庆阳早胜牛肉嫩多汁,肉质鲜美,出肉率高,净肉率55.3%,肌肉大理石纹适中,脂肪肉比为1:1.6,脂肪含量为35.2%,蛋白质含量为13.8%。

从南北朝北魏孝文帝元宏太和十四年(468年)开始,庆阳市早胜塬陕甘两省边界就有了传统的牲畜交易会,使秦川牛和当地牛不断互市杂配,形成了不同代数的杂种牛,和能适应当地环境条件的秦川牛。这两类牛群经过长期混交繁殖,经当地群众的精心选种,种植陇东紫花苜蓿舍饲喂养,逐渐形成了体大力强的役用庆阳早胜牛,并被宁县农户及宁县周边地区的正宁、西峰、镇原饲养。

据宁县县志记载,从清同治年间起,当地群众把本地培育的牛种爱称 “早胜东牛”。

新中国建立后,庆阳早胜牛一直是用来耕地的主要役力,政府为了促进农业的发展,对牛的保护力度很大,社队无权宰杀牛,需上级行政部门审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刚实行后,由于家庭耕地役力的需要,农户养牛需求增加,牛价大增,庆阳早胜牛存栏大增。

1959年,西北畜牧兽医研究所与当地农牧部门进行了选育,办起了早胜牛场。

1971年至1980年早胜塬产区向外提供种牛近千头,为改良全省小型本地黄牛起了作用。庆阳早胜牛曾入编西北农学院主编的地方高等院校《养牛学》教材和甘肃省中小学常识课本。

1983年,早胜牛列入《甘肃省畜禽品种志》。

20世纪90年代后,由于农业机械的广泛使用,庆阳早胜牛役用需求降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牛肉消费量增大,加之庆阳早胜牛肉质优良,庆阳早胜牛便逐渐从役用牛转为肉用牛。

2002年开始,庆阳市宁县把庆阳早胜牛产业作为三大支柱产业之首进行开发,成立了各级早胜牛产业领导小组,提出了“乡乡设牛市,村村办牛场,户户建牛舍,漫山遍野种草,千家万户养牛,龙头企业带动,精深加工增值”的思路,加大了开发力度,使庆阳早胜牛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2004年庆阳市宁县举办了首届早胜牛赛牛大会,此外部分乡镇也举办了多次赛牛会,推动了庆阳早胜牛产业的发展。

2007年,庆阳早胜牛作为全市支柱产业进行开发,在全市实施紫花苜蓿种植项目,开展大规模种植。为了加快庆阳早胜牛产业的发展,加大了政策扶持投资力度和项目招商引资投资力度,已通过了国家标准委员会下达的《早胜牛标准化养殖示范小区》项目,实施世行畜牧养殖早胜牛世行贷款200万美元的项目。

2010年早胜牛年存栏37.5万头,年产牛肉9000吨。有年宰1万头肉牛生产企业1个,庆阳早胜牛外调中心1个。

2010年04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早胜牛”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2011年6月14日,“早胜牛”成功注册中国国建地理标志商标。

宁胜早胜牛 相关地区

宁县特产推荐更多>
庆阳特产推荐更多>
甘肃特产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