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旗鞋

导航菜单

满族旗鞋

浏览 6203 .喜欢 426
喜欢一下
发布:selina
标签: 工艺品
属地:承德河北
推荐: 网购推荐
满族妇女讲究穿木底鞋,这也是满族先民有“削木为履”习俗的反映。至清初已发展成为高跟木底的女鞋,尤其满族贵族妇女,穿的更为普遍。满族妇女不尚裹脚,多为天足,通常穿着宽大的旗鞋,这种绣花的旗鞋,...【更多】
满族旗鞋的基本介绍

满族妇女讲究穿木底鞋,这也是满族先民有“削木为履”习俗的反映。至清初已发展成为高跟木底的女鞋,尤其满族贵族妇女,穿的更为普遍。满族妇女不尚裹脚,多为天足,通常穿着宽大的旗鞋,这种绣花的旗鞋,浅帮、短脸、尖口,史称“高底鞋”,又称作“寸子鞋”,其鞋极有特色。

产品特点

鞋底用木制作,其木底高度一般为一至二寸,鞋脸尖端突出上翅,其形状似船底,又称“船底鞋”。后来增高到三四寸,最高的甚至达到五寸左右,长度约占全鞋的二分之一。鞋底上下宽中间细,或上宽下窄呈梯形,鞋底的中部以木料为垫。木底的形状通常有两种:一种是装有前平后圆的马蹄形木底,踏地时印痕若马蹄,故称“马蹄底”,另一种是上宽下窄,形似花盆状,因此得名“花盆底”,两种都属于高底鞋。这两种鞋是满族妇女盛装的服饰,多在庆典祭祀时穿用。穿着这种旗鞋者,大多为十三四岁以上的贵族青年妇女。妇女盛饰时,穿着这种形似小船的木底高桩鞋,走起路来,袅袅婷婷,轻盈娴雅。

历史民俗

关于旗鞋的由来众说纷云。第一种说法认为,满族妇女喜欢遮脚面子的长旗袍,为了行走方便,使旗袍的下摆即不托地又能遮盖双脚,便在鞋下安上高高的木跟底。第二种说法是,从前满族妇女需要经常上山进行采集作业,为了防止被蛇蝎蚊虫叮咬,于是就在鞋底绑上木块,后来制作日益精巧,发展成高底旗鞋。而最有趣儿的是说法是民间传说。在很早以前,满族的先民为了过一片泥塘,夺回被敌人占领的城池,便学着白鹤长腿的样子,在鞋上绑上高高的树权子走过泥塘,夺回了城池。满族人为了不忘那些艰苦的岁月,纪念高树权子的功劳,发明了旗鞋,满族妇女便穿上了旗鞋。

其实,满族妇女历史上就没有缠足的陋习,以大脚“天足”为美。这一审美习惯源于她们古朴的生活方式。满族妇女同男人一样,从小就学习骑马射箭,长大出嫁后,又要帮助丈夫进行渔猎,采集以及耕种,有的妇女甚至要随军征战,因此留着不缠足的这一健康、自然的风尚。大清王朝建立后,禁止满族妇女缠足,皇太极、孝庄太后以及康熙皇帝都曾传旨下过缠足禁令。因此,满族女子始终保持着天足之美,而独具特色的旗鞋也由此产生。

到了民国以后,族鞋已不多见,而现代社会这种旗鞋除用于满族新城戏和文艺表演外,平时都不穿用旗鞋了。

承德特产推荐更多>
河北特产推荐更多>

满族旗鞋 相关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