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7年以后,南非发现了冲积砂矿床和大量原生金伯利岩筒使得南非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钻石生产国,其产量长期处于世界前列,并由此开创了钻石业的新纪元。1905年,在南非阿扎氏亚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金伯利岩岩筒—普列米尔岩筒,并在此发现最大的钻石(库利南钻石)。南非拥有世界上产量最大、且最现代化的维尼蒂亚钻石矿。南非钻石颗粒大,品质优,50%的金刚石均是可切割的,其产量虽不及澳大利亚等国,但产值一直居世界前列。
钻石是岩层地幔中的碳粒子,受高温与高压相互作用,碳被晶体化便形成钻石,通常钻石矿源都是在岩柱一样的金伯利岩管中,像椭圆形圆柱体或呈上大下小的漏斗状,当岩柱受到外力的侵蚀后,形成冲击金刚石砂矿或滨海砂矿,一些含钻石的金伯利岩,通常位于古老的地台或地盾上,钻石的形成经过30多亿年的历史,一些属于年轻极钻石也于7000万年以前,钻石的形成需要漫长的历史凝聚,终成结晶,其熔点为1878℃,是钢的2.5倍,其硬度在所有石中为最高。
南非钻石的故事可以追朔到1870年,当时一个名为阿德里安•范•维克(Adriann van Wyk)的农夫在北开普省金伯利(Kimberley)附近拥有一个农场,当他发现自己的孩子正在玩弄几颗钻石时,一切便从此开始了。
这件事引发了一场超乎寻常的钻石发掘潮。采掘者们从世界各地蜂涌而来,该农场也随之慢慢消失在了由寻宝者们疯狂掘宝而掀起的漫天红尘中了。
一年后,人们又在附近的Colesberg 小山上有了重大发现,从而又掀起了一场新的狂潮,并且是所有钻石发掘潮中最大的一次。
挖掘者们各自为战,条件也变得异常艰苦和危险。矿山看起来像是倒转过来的蚁丘,3万多人在上面不停地挖掘、搬运和敲击,呼喊之声不绝于耳。但真正发财的只有两个人——塞西尔•约翰•罗德斯(Cecil John Rhodes)和巴尼•巴尔纳托(Barney Barnato),只有他们才为这种混乱局面带来了一些秩序。
钻石首先通过火山喷发被送至地面,并且大多数位于一种被称为金伯利岩的岩管或“咽喉”中。由于这些岩管是由古老的火山运动而形成,所以采掘者们只有尽可能地向下挖才能挖到钻石,直至山丘变成了一个洞——如今,这里被简单地称作“大洞”(The Big Hole)。
判定钻石的好坏
一、切割
一块被切割得好的钻石不仅要呈圆形,还要有58条清晰的切割边,这样可使内部的光芒最大程度地反射到钻石表面,才能尽显钻石火彩。珠宝专家提醒:在钻石的证书上一般会有对切工的综合评价,分EX(完美)、VG(非常好)、G(好)三个级别,级别越高,价值也越高。
二、色泽
钻石的颜色以无色为最上品,价值也最高,随黄色的加深而逐渐次之。一般消费者很难用肉眼来区别,专业的珠宝店会将各种色泽等级的结婚钻戒列成一排,以便消费者进行对照。
三、纯净度
决定钻石的价值,还要看其中杂质的多少。几乎每块钻矿石巾都含有杂质,当然杂质越少越好。如果用40倍的放大镜仍然看不到到任何杂物,这颗钻石便被视为到了净度的最高境界。
四、克拉
钻石的重量影响它的价值,因此在购买时,一定要让珠宝商当场测出钻石的重量,如果店家不愿意这么做,那就去别的店家。
钻石的切割、色泽、纯净度和重量对于钻石价值来说是同样重要的,所以钻石的重量并不是决定钻石价值的王要因素,一颗切割工艺差、颜色偏黄旦有瑕疵的2克拉钻石的价值要远低于一颗克数较小,但切割完美、透明纯净的钻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