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燕粿,海南话叫“薏粿”,“薏粑(bua第三声)”是海南著名的风味小吃。被列为“中华名小吃”其流传历史久远,民间制作相当普遍,在海南农村不少地方,每逢新居入屋和孩子满月等喜事,都要送一筐或一担燕稞以示祝贺。 也有称为忆粿、椰子粿。
皮滑且粘,馅料香甜,耐咀嚼,吃之津津有味。
传说,在300多年前,某村有一户人家,张大娘带着儿子阿春相依为命过日子。
阿春长大成人后,身体健壮,聪明伶俐,还从师练就了一身好武艺。
阿春18岁那年离别了母亲,在郑成功部下当海军,飘洋过海到台湾去打倭寇,抵御外侮,为民除害。张大娘思念儿子,每逢中秋佳节,就做了儿子在家乡时最爱吃的粿,摆在月光下,焚香祷告,对月怀思。
冬去春来,不觉整整30年过去了,还不见儿子回来。那年中秋佳节,正当张大娘在月下祷告时,儿子阿春果然回来了,母子相会,悲喜交集,阿春从白发苍苍的老大娘手里接过了“忆粿”,喜庆团圆,此粿因此而得名。
1、皮料制作:用糯米浸软后磨成米浆,装进干净布袋压干成含水量50%的干浆,用三分之一的干浆加适量水煮成熟糊,然后加入三分之二的干浆中揉搓掺和,使之柔韧可塑,然后摘除若干个均等剂子,用手按压成圆片。
2、馅料制作:用冬瓜糖、冰肉粒(糖渍)、炒芝麻仁、炒花生米(碾裂去皮)、糖桔饼碎块及白糖或红糖混搅均匀便成。另一种馅料是使用鲜椰茸、炒花生米、炒芝麻仁及红、白糖搅匀而成。
3、合成:将糯米皮圆片裹包适量馅料,用一片涂过油的芭蕉叶垫底,如此裹包出若干个生柸后,上笼猛火蒸至熟,出笼时再用芝麻油扫面即成。还有一种做法是,用椰树叶编成平底口的外壳,将糯米浆(不压干水分)先下一层于壳底,放入馅料,再入湿米浆盖面,上笼蒸熟便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