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灯彩是上海市卢湾区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上海灯彩是在民间灯彩的基础上于20世纪初发展起来的。上海灯彩以花纹图案细致、色彩鲜艳著称,以前曾流行于真如、大场等上海西区。艺人们扎制的《万家回春灯》、《绣球灯》、《青狮灯》和《荷花灯》等都具朴素的民间特色,构思巧妙,敷彩和谐大胆,造型美妙耐看,制作精细。旧时上海的八仙桥、老城隍庙一带也是元宵赏灯的热闹去处。
上海近代灯彩继承了古代灯彩的优秀技艺,不仅灯彩的材质在不断更新,有麻、纱、丝绸、玻璃等,而且品种更为丰富,有撑棚灯、走马灯、宫灯、立体动物灯四大类。
上海灯彩是在上海都市环境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灯彩艺术,它继承古代灯彩的优秀技艺并加以合理发展,不仅材质有所更新,品种也更为丰富。海派灯彩分撑棚灯、走马灯、宫灯、立体动物灯四大类型,其中以何克明为代表的立体动物灯彩集观赏性、艺术性、装饰性于一体,是上海灯彩艺术精粹的部分,每一线每一寸都蕴藏了温度和匠心。
上海灯彩中的立体动物灯彩以动物骨架的解剖为依据,运用搓、扎、剪、贴、裱、糊、描、绘等工艺扎制而成。用绢绸、绫缎做罩,金银丝边作装饰,其特点是既有雕塑般的造型,又有缤纷的色彩,装饰效果强烈,形成独特的江南灯彩流派。如百鸟朝凤灯,是由凤凰、孔雀、喜鹊等大小不等的花鸟灯组成,富有生气。
上海的灯彩不同于其他的是,它更注重整体,讲究题材、造型、色彩,在新材料,新工艺的使用上也更积极。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形成了上海灯彩的独特风格。
上海灯彩以生动的造型、艳丽的色彩、精巧的制作工艺而闻名,并且上海灯彩用的光面或金丝暗纹等不同纹理、厚薄的丝绸布,作品坚持手工制作。上海的龙灯有三种。一种是注重装饰的“看龙”,其通常用布制绘色,也有的以绸缎加以刺绣。还有一种和看龙区别不大,但更加朴实且能够自由旋转的“舞龙”,舞龙在耍的时候能上下左右扭转。第三种是以竹笼为骨架,以面筋纸裱糊的“灯龙”,竹笼内点有蜡烛,舞动起来像火龙一般。由于没有“龙衣”相牵连,要龙时要求动作循势连贯。
据有关史料记载,汉代的上海松江地区便有了元宵闹灯的习俗。明清时期,上海元宵灯会已经非常成熟。清代秦荣光在《上海县竹枝词·岁事》说:“肉馅馄饨菜馅圆,灶神元夕接从天。城厢灯市尤繁盛,灯塔烧香费几千。”元宵节半夜,灯市烟火繁盛,居民倾城出游,被称为“走三桥”。
清末秀才,改良主义政论家王韬(1828—1897) 在其所著的《瀛埔杂志》内,对上海各县(区)的元宵灯会有细腻周详的描写:“沪人放灯每在上元节前后。剪纸镂花为七宝盖,中空可点烛,此唯沪邑有之。一灯之制,经岁始成,虽费数十金不惜。又或扎彩为亭,高可三四丈,间饰龙凤,以云母石为鳞甲,上下通明,光照数丈。或有以变童装束作女子状,名目台阁,与昊中采茶灯不同。至夜箫鼓喧面,绵亘数里,光耀桔昼,真为焰摩天上。油头半臂,遨游其间,迄无停止。月明星稀,酒阑灯炮,枣花帘内,儿女联观。虽风俗喜奢,亦足见升平气象也。”张秋《诸春华沪城岁事衢歌》注:“云灯之盛于二月者,为花神灯又名凉伞灯。灯作伞形、六角、间有圆者,镂人物花卉,珍禽异兽。细于茧丝,缨络须带。无不精妙,皆以五色锦笺缀成,其工可谓精巧矣。”宋时所置的嘉定县,已于1958年由江苏省划归上海市。《瀛墙杂志》这样记载道:“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先数日卖灯,谓之灯市。灯有楮练罗帛之属,绘镂人物故事,或为花果虫鱼动植之像。好事者或为藏头诗句,悬杂物于几,任人商揣,日灯谜,亦日弹壁灯,揣著者其物听其取去。豪家富室,则有缭丝琉璃、鱼鱿彩珠、明角。羊皮、夹纱、麦丝、竹缕、流苏、宝带、鳌山诸品。至期则结彩棚于衢巷,悬灯争胜。白日游观,名日看彩色夜击锣鼓,日闹元宵。”
民国时的《申报》曾经记载了城隍庙灯会的盛况。新中国成立之后,元宵灯会依然存在,期间因“文革”中断,1979年重新恢复。1995年,城隍庙灯会正式更名为“豫园新春民俗艺术灯会”(简称“豫园灯会”)。之后每年,豫园都会以当年的生肖为主题举办灯会,为期十八天。
2008年6月7日,灯彩(上海灯彩)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