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畴乌骨鸡产于云南省西畴县,西畴乌骨鸡是云南省优良的肉蛋兼用型地方禽种,具有遗传性能稳定,耐粗饲, 肉质好,并且肉中含有各种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地方优良品种。西畴乌骨鸡在生产性能、抗病力、适应性等方面表现都很优异, 是云南推广和保护的地方品种。
西畴乌骨鸡体型中等,骨骼适中,肌肉发达,体躯匀称紧凑,头尾昂扬,近似船形。翅膀向后平伸,全身羽毛紧凑,步态有力,行动敏捷,头部清秀,头型多为平头,大小适中;单冠紫红色或乌褐色直立,前小后大,冠齿6~8齿;肉髯红色或乌褐色;耳垂紫红或乌褐色;
虹彩以乌褐色居多,桔红色次之;喙黑色,舌根乌黑。胫黑色,多数无毛,少数有毛,爪黑色,乌皮、乌骨、乌肉、乌内脏及脂肪。公鸡羽赤红色,翼羽和尾羽中间为黑色, 有金属光泽, 边缘赤红色;母鸡羽毛以黄羽为主,黑黄相间的麻羽次之,尾羽中间为黑色,边缘与主体羽色一致, 公母鸡羽毛的底色均为灰黄色。
西畴乌骨鸡公鸡开啼日龄最早为120 d,母鸡初产日龄150~155日龄,年产蛋100~130枚,未进行过人工授精,按公母比例1∶10的饲养,受精率90.18%,受精蛋孵化率85.15%,育雏成活率98.1%,育成成活率达90.2%, 开产蛋重40 g,平均蛋重51.85 g,有较强的就巢性。育雏期20日内平均日耗料30 g/只,育成期60~90日龄平均日耗料75 g/只,产蛋期平均日耗料100 g/只, 料肉比3.5∶1。
西畴乌骨鸡是在传统粗放的饲养管理条件下逐步形成的地方品种,具有耐粗饲,觅食能力强,肉质好,抗病力强等优点。经过系统选育,逐步形成了产蛋率高、饲养周期长等优点。因此,对该品种的饲养管理要求也因饲养规模和饲养方式的不同而异。农村小规模饲养多采用传统粗放的野外放养, 补饲一定的谷物饲料等,繁殖及饲养以传统方式为主,技术要求不高, 管理上以预防地方常见疫。
西畴乌骨鸡分布在文山州西畴、麻栗坡两县,而以西畴县最为集中,遍及西畴县的莲花塘、蚌谷、董马、鸡街、法斗、西洒等乡镇,麻栗坡县的麻栗、铁厂、董干、马街等(乡)镇也有分布。
西畴乌骨鸡得益于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味道醇厚,口感自然,营养丰富,是西畴当地的名特产。硒含量高达26.7ug/100g,蛋白质含量达19.8g/100g,富含16种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且低脂低胆固醇。西畴妇女在备孕、怀孕和坐月子的过程中,都要长期食用西畴乌骨鸡及鸡蛋,特别是当地壮、苗族妇女在生育后,更是每天必食用当地野生的中草药炖制的西畴乌骨鸡,5天就能下地干活,因此西畴乌骨鸡又被外界称为“好孕鸡”,是药食两用的高原养生佳品。
成年公鸡、母鸡体尺、体重:通过对60只成年(300日龄)西畴乌骨鸡(其中:公鸡30只,母鸡30只),进行测定结果如下:成年公鸡体斜长(20.1±1.30)cm,胸宽(8.4±1)cm, 胸深(10.6±1.7)cm, 胸角(51.3±0.6)° , 龙骨长(10.6±1.1)cm,骨盆宽(9.9±0.9)cm,胫长(12.2±1.2)cm,胫围(4.7±0.2)cm,体重(2042.7±233.4)g;成年母鸡体斜长(18.9 ±1.2)cm,胸宽(8.0 ±0.5)cm, 胸深(10.1±1.3)cm,胸角(47.6±0.3)°,龙骨长(9.6±1.15)cm,骨盆宽(8.8±0.6)cm, 胫长(10±1.15)cm, 胫围(4.2±0.15)cm,体重(1685.9±92.6)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