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县石菖蒲

导航菜单

澧县石菖蒲

浏览 2872 .喜欢 898
喜欢一下
农产品地标农产品地标
发布:小西西
标签: 药材
属地:澧县常德湖南
推荐: 网购推荐
石菖蒲(拉丁学名:Acorus tatarinowii),属天南星科、菖蒲属禾草状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茎具气味。叶全缘,排成二列,肉穗花序(佛焰花序),花梗绿色,佛焰苞叶状。根茎常作药用。生长于海拔20米至2600...【更多】
澧县石菖蒲的基本介绍

石菖蒲(拉丁学名:Acorus tatarinowii),属天南星科、菖蒲属禾草状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茎具气味。叶全缘,排成二列,肉穗花序(佛焰花序),花梗绿色,佛焰苞叶状。根茎常作药用。生长于海拔20米至2600米的地区,多生在山涧水石空隙中或山沟流水砾石间 (有时为挺水生长)。花果期2-6月。分布于亚洲,包括印度东北部、泰国北部、中国等国。

澧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的湘鄂交界处,澧县石菖蒲种植区位于澧县西部偏北区,以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为主的森林覆盖率达70%以上,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温度16.9℃,年有效积温5353.9℃,年均降水量1600mm,山区丘陵两山之间众多的狭长山谷平地,大小溪流星罗棋布,地下水位高,形成适宜澧县石菖蒲生长的阴湿小气候。土壤以冲击形成的砂壤土为主,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森林覆盖率高,土壤腐殖质含量高,适宜澧县石菖蒲的生长。

表面灰棕色,粗糙,有较多疏密不匀的环节,节稠密,节间长0.2~0.8cm,具有一寸九节的特征,具细纵纹,其上有毛鳞状的叶基残余。质硬、坚实,断面纤维性、类白色或微红色,内皮层环明显,维管束小点及棕色油细胞明显。香气浓郁,无须根。

营养价值

石菖蒲有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用于脘痞不饥,噤口下痢,神昏癫痫,健忘耳聋。理气,活血,散风,去湿。治癫痫,痰厥,热病神昏,健忘,气闭耳聋,心胸烦闷,胃痛,腹痛,风寒湿痹,痈疽肿毒,跌打损伤

产品特点

外在感官特征:

呈扁圆柱形,多弯曲,节粗,有分枝,长5~20cm,直径0.4~0.9cm。表面灰棕色,粗糙,有较多疏密不匀的环节,节稠密,节间长0.2~0.8cm,具有一寸九节的特征,具细纵纹,其上有毛鳞状的叶基残余。质硬、坚实,断面纤维性、类白色或微红色,内皮层环明显,维管束小点及棕色油细胞明显。香气浓郁,无须根。

历史民俗

明代王象晋写的《群芳谱》中记载:”乃若石菖蒲之为物不假日色,不资寸上,不计春秋,愈久则愈密、愈瘠则愈细,可以适情,可以养性,书斋左右一有此君,便觉清趣潇洒。”不但写出了石菖蒲顽强生命力的特性,也道出了石菖蒲自古就为人们喜爱,并常作案头清玩、摆设的情况。

石菖蒲的确自古就为人们喜爱,其栽培历史十分久远。在公元前6世纪之前的《诗经》中,就有“彼泽之坡,有蒲与荷”的记载,在《礼记·月令篇》中亦有“冬至后,菖始生。菖百草之先生者也,于是始耕”的记载。历代文人也多有吟咏石菖蒲的诗作。如诗人杜甫的“风断青蒲节,碧节吐寒蒲”,姚思岩的“根盘龙骨瘦,叶耸虎须长”,陆游的“根盘叶茂看愈好”等诗句,都描绘了石菖蒲盘根错节,叶纤细多节、青绿可爱之态,置案头清供,当然潇洒有情趣。此外有诗人戚龙渊作诗云:“一拳石上起根苗,堪与仙家伴寂寥,自恨立身无寸土,受人滴水也难消。”更是写出了石菖蒲盘根结节屹立于山岩石缝之中的风骨气节。

澧县石菖蒲的制作方法

繁殖技术

根茎繁殖:春季挖出根茎,选带有须根和叶片的小根茎作种,按行株距30cm×15cm穴栽,每穴栽2-3株,栽后盖土压紧。

田间管理

栽后生长期注意拔除根部杂草,松土和浇水,切忌干旱。并追施人粪尿2次。以氮肥为主,适当增加磷钾肥。在每次收获投井下后,对保留的一小部分植株,稍加管理,2-3年后又可收获。

病虫害防治

虫害有稻蝗,为害叶片,可用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防治。

澧县特产推荐更多>
常德特产推荐更多>
湖南特产推荐更多>

澧县石菖蒲 相关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