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谷特产网
导航菜单

典型的面塑代表及其传承与发展

时间:2023-05-30 来源:

面花一般指面塑,一种中国民间传统艺术。面塑,俗称面花、面羊、礼馍、羊羔馍、花馍、捏面人等,它是源于山东、山西、北京的中国民间传统艺术之一,即以面粉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捏面艺人用手加上简单工具,根据所需随手取材,在手中几经捏、搓、压、揉、掀,用小竹刀灵巧地点、切、刻、划、塑成身手头面,披上发饰和衣裳,顷刻之间,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便脱手而成。中国的面塑艺术最早在汉代就有文字记载,宜宾面塑则起于清末民初,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面塑艺术大多是表达了人们对于没好生活的向往与祝愿。在面塑艺术中,制作者通常会运用以下方法对情感进行表现:第一,寓意法,即借助某种物象表达出相应的寓意,例如仙鹤和松树通常用作对老年人的祝福,也体现着长命百岁和延年益寿之意;鸳鸯多用于对新婚人士的祝福,体现了祝福新人新婚快乐和白头偕老的意愿。第二,谐音法,即通过某个物品的谐音表达出相应的祝福之意,例如两个柿子的造型就通过“柿”与“事”的同音表达出了事事如意的涵义;将如意置于瓶中的造型即为“平安如意”;第三,象征法,就是借某一物象经人们的联想表达出相应的意思。比如新房起架,亲戚朋友街坊邻居做好花桃花馍来庆贺,谓之“扶梁”,祝福金梁玉柱,千年永固的美好意愿。


那面塑的典型代表又有哪些呢?
菏泽面塑

菏泽面塑一般指曹州面人,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由郝胜、杨白四等民间艺人开始流传,再经过六代面人艺匠进行传承发展,曹州面人逐渐摆脱了充当民间祭神“花供”的功用,成为一种观赏性的民间工艺品。曹州面人来源于生活,乡土气息浓郁,它造型概括,简练生动,形象逼真传神,比例夸张适当,工写结合。
曹州面人有用色大胆,色彩艳丽,对比强烈的特点。曹州面人的戏曲人物,它不但形象生动,而且颜色搭配较为艳丽,对比较为强烈。从色彩角度说,面人中颜色搭配较有特点,红绿、黄紫、蓝橙这几组对比色用的较为到位,使整个作品形成大面积和谐、小面积的对比关系,这些小面积的冷暖对比使得作品亮丽多彩、对比强烈。以黄色、橙色和桃红色的线条呈漩涡状分布在下巴两端,这种彩色线条的出现跟大块面的衣服的颜色形成了鲜明的冷暖对比。人物胸脯中间的红绿搭配,有红花绿叶之美感。头冠上的颜色也采取了类似的对比手法。


霍州面塑
霍州面塑一般指霍州年馍,霍州年馍一种山西省的传统民俗工艺品,亦可食用。花馍可以说是山西特有的传统手工艺。它体现出了山西人民的智慧和才能,是具有北方特色的民间艺术品之一。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霍州位于山西南部的太岳山区,主要以种植小麦为主,馒头也是家家户户餐桌上的主要食品之一。在人们眼里,馒头外形不过是一个圆圆的,可以饱餐的食物。可是在山西霍州,人们在馒头上下起了功夫。馒头被赋予生命,成为人们寄予希望和祝福的美好事物。
霍州年馍又称无碱蒸馍。风味独特、花样繁多、造型逼真,因其选料考究与工艺独特,可在常温下放置3个多月不变质。年馍发面不打碱,揉面时间长,随揉随掺干面,蒸成后松散有层,水浸不酸。年馍选用纯天然无污染的自家小麦面粉,用传统酵母发面,不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剂,面团经过多次揉和,一边揉一边掺干面,纯手工精制而成,所以色泽白嫩。做成馍样后,要放在热炕上,盖上被褥腾发,达到发虚光润,再放在笼内蒸熟,一般要蒸半个小时以上。


忻州面塑
忻州面塑是流传于山西忻州的传统艺术珍品,通称之为“花馍”。它花样繁多,造型生动,制作精巧。是极具审美情趣的艺术作品。忻州面塑的形式、用途,均以民俗活动内容变化而变化。
忻州一带地域内,春节期内要敬神蒸供。春节前,把发好的面团,捏制成佛手、石榴、莲花、桃子、菊花、马蹄等各种形状的供物。通称之为“花馍”。  忻州面塑在长期的民俗传承中,形成一套复杂的制作程序和严格的用料要求。面塑的主料为面粉,须用上好精粉,在发酵时适当用破,和面时在发面中按比例加入生面,然后把面揉和均匀,软硬适度,使蒸熟的面制品既不开裂,又不萎缩,光泽饱满,形态如生。制作的工具主要靠手,辅之以小梳、小剪和小铁锥子等。手艺精巧的家庭妇女靠搓、剪、压、挤等工艺制出各种动物,各色花样的面制品,造型生动逼真,透露出天然的神韵。


绛州面塑
绛州面塑是一种传统民俗工艺品。绛州(今山西新绛县),是晋南平原上的一个县份。这一带历史上盛产小麦,一直是山西省小麦、棉花产地。所以,逢年过节,这里的家家户户都要用上等的小麦磨成面粉,捏制出千姿百态的面塑欢度节日。由于这里的面塑注重彩色点染,花色绚丽,所以当地人称之为“花馍”。
绛州花馍,造型比较夸张,塑造造型别致,尤其以“走兽花馍”最为出色。每当城乡嫁丧婚娶,捏花馍便会成为一种必然的活动。而且,这些花馍会在大庭广众面前展示,从而得到品评,这种不推选冠军的自发的群众性品评,无疑成了推动捏制花馍的一种动力,成为促进面塑水平不断提高的民间评议。


山西面塑
山西面塑一般指山西民间面塑,它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艺品。以造型艺术的身份出现是近几年的事,过去它只是一种被装饰过的食品,故从历史上讲既无作品记载也无珍品传世,实在是一大憾事。面塑在民间叫面花,是作为仪礼、岁时等民俗节日中馈赠、祭祀、喜庆、装饰的信物或标志,是一种由风俗习惯久而积淀成的极有代表性的地方文化。 当今面塑称之为艺术,并且以它绝美的身姿倍受世人青睐,这正是因为它所注入的世代文化的积淀和创作者绝无的功利思想的热情和才思,使得它成为一种出于俗而脱于俗的朴素文化。
山西春节面塑造型简洁浑厚、朴实雅洁,是自然崇拜、宗教思想、心理意识、造型语言的综合凝聚物。造型一般是外型整洁、概括,内蕴饱满丰富,既有几何直线形式,又有饱含秦汉遗风的适合纹样,还有更加具象的独具传统文化造型风格的人物、动物、植物形象。将各种不同的造型意识融合一体构成了独特的民俗节日内容,形成了特殊的民间艺术形式。


上海面塑
上海面塑是地方传统手工艺品之一。已有百余年历史。开创者当推被人称为“面人赵”的上海著名面塑艺术家赵阔明。他的创作题材广泛,内容以传统戏剧和神话传说为主。作品人物形象逼真,神态生动,色彩鲜艳丰富,被称为“立体的画,无声的戏”,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他的女儿和徒弟们继承了他的技艺,在国外现场表演中被誉为“东方的明珠”、“中华之国粹”。面塑体积小,携带方便,又经久不霉不裂,不变形褪色,因而成为旅游者赠送亲友,留作纪念之佳品。

面塑在经历了发展和传承的断层之后,在一位位传承人不懈努力和我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有效保护下,如今,面塑艺术有了一个崭新飞跃,在向更高一层的艺术领域靠拢。这门民间手工艺还飘洋过海,担当起中外文化艺术交流的重任,让更多人能有机会欣赏到它的永恒魅力,感受到它所蕴含的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面塑正以其特有的文化内涵和表现形式,展示着特有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