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鸡屎藤粑仔是一种源于中国海南省的地方特色小吃,以其独特的名称和风味闻名。鸡屎藤是一种蔓藤类植物,具有滋阴壮阳、补气补血的功效,在海南有着悠久的食用历史。这种植物的叶子和茎部被用来制作粑仔,其独特的香味和营养价值深受当地人喜爱。
鸡屎藤粑仔通常是在农历七月初一这一天食用,这已成为一种习俗,象征着人们对健康的祈愿和对家乡情感的怀念。粑仔的制作过程主要包括将鸡屎藤的叶子和茎部捣碎,混合糯米粉或其他淀粉类原料制成面团,然后搓成条状或小球形,最后煮熟。有些地方还会加入椰奶或红糖制成甜品,口感香甜滑润,非常可口。
鸡屎藤粑仔不仅是海南人民日常生活中的美食,还是妇女产后、术后患者及体质虚弱者常用的滋补品。此外,它还常常被当作节日礼品赠送亲友,传递着温暖和祝福。
鸡屎藤不仅气味香醇,还具有多种药用功效。据《本草纲目拾遗》等古籍记载,鸡屎藤有清热、解毒、去湿、补血的功能,被民间称为“土参”。作为中草药入药,它能祛风利湿、消食化积、止咳止痛,还可用于风湿筋骨痛、跌打损伤等。此外,鸡屎藤的茎和叶还可用于治疗小儿疳积、支气管炎、肺结核咳嗽、肝炎、痢疾、风湿骨痛和毒蛇咬伤等。
历史起源:鸡屎藤粑仔具体的起源时间难以考证,但在海南、广东、广西等南方不少地方都有悠久的食用历史。琼海、文昌、万宁等市县较为普遍,当地一些上年纪的老人表示,他们的曾祖母一辈就开始做鸡屎藤粑仔,据此可大致推定有百余年历史,甚至可能更久远,但目前暂无确切的历史记载可追溯到具体年代。
名称由来:鸡屎藤其实是一种蔓藤类植物,喜欢生长于气候温热、潮湿的灌木丛中,生命力很强。因为叶子用手揉烂后初闻有一股鸡屎味,所以得此不雅之名。在书本上,文人雅士为其取名“鸡矢藤”以除臭,但民间仍喜欢“鸡屎藤”这个直白的称呼。
按照海南一些地方的风俗,每年的七月初一,也就是“鬼开门”的第一天开始,家家户户必吃鸡屎藤粑仔。在以前贫困的岁月里,小孩子总是盼着“做节”,因为能吃到好吃的。每年这个时候,也是鸡屎藤长得最茂盛的时候,大人小孩会到山坡上、水沟边采摘鸡屎藤叶子。在琼海,鸡屎藤是夜宵的主角,夏天有冰镇椰奶鸡屎藤粑仔,冰爽宜人香甜糯软;冬季有热腾腾的鸡屎藤耙仔,伴着红糖姜丝的香味。海南人还用鸡屎藤做鸡屎藤汤圆和鸡屎藤米粉等。
准备材料:采摘新鲜的鸡屎藤叶和浸泡过的大米。
制作粉末:将鸡屎藤叶和藤在太阳下晒干,并像中药一样打成粉,再与碾成粉的大米混合。
和匀成型:用水将粉末和匀,掐成约小指大小似小虫状的粑仔。
煮熟调味:待锅中水烧开后,下粑仔、姜丝、椰丝,再加适量红糖,稍滚片刻即可起锅。或者可以加入椰奶和冰块,制作成类似清补凉的“椰奶鸡屎藤粑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