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知名老字号吴抄手因其“皮薄如纸,肉馅丰盈,绵密的面皮里,包裹着肉香和汤鲜”俘虏了无数吃货的心。一张薄薄的面皮,夹上一夹油脂丰盈的馅料,熟练地对折,包裹,在一个熟练师傅的手里,一枚抄手的诞生时间,大约在3秒钟。这种重庆家庭都会自制的美味,类似的外形、相同的做法,北方人称其为馄饨,在重庆却被称为“抄手”。
北方的馄饨是将馅入皮儿中,对边折而包之,而重庆的馄饨是对角折了包在其中,包好的馄饨像一个人双手交叉抄着抱在胸口的样子,似乎也正是这个原因,重庆人民称其为“抄手”。
为了让抄手的口感更佳,师傅们和面时采用开水烫面,俗称烫发面,据说这样和出来的面会让抄手尝起来外酥里嫩、口感嫩滑。“吴抄手”是现做现卖,师傅们将馅儿放到面皮上之后,将馅儿拉长拉成一个长条,接着将面皮轻轻地一攥,自然地合上,这样包出来的抄手不仅外观好看,口感也更加嫩滑。
吴抄手的制作过程也并没有太多诀窍,将猪里脊剁蓉,加上金钩、荸荠、鸡蛋、姜汁、香油、化猪油、胡椒粉、盐、味精等材料,再加入纯净水用手工慢剁成馅料,用特制的皮薄如纸的抄手皮包成抄手,煮出来的抄手“皮薄馅大,滋润滑软,细嫩鲜美”。
对于重庆人来说,“吴抄手”跟重庆小面一样,是具有信仰和情怀的。从成都发源到重庆发扬光大,从渝中60年老店到现在重庆融创文旅城商业街区的新店加盟,作为中华老字号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吴抄手”,在传承的道路上走得越来越宽越来越远。
喝足水的馅儿肉鲜嫩得让人看着就垂涎三尺,其中还夹杂着淡淡的海鲜味,吸引着每一个前来品尝的人。
1952年,重庆人李文生、陈尚智、马远碧等5人合伙,在渝中区中华路开了一家名叫“吴抄手”的面食店。店子取名“吴抄手”,并非5个股东中有“吴”姓者,而是因为当时成都青石桥有一家抄手店叫“吴抄手”,生意非常红火,处在开店初期的五人,虽然做法娴熟,但缺乏知名度,为了吸引食客,故取名“吴抄手”。
吴抄手2011年就被列入第三批重庆市市级非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