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谷特产网
导航菜单

增城挂绿荔枝是怎么发展过来的?其历史由来简介

时间:2025-05-27 来源:

增城挂绿的历史由来可概括为以下几个关键节点:
 
一、种植起源与文献记载
明代文献溯源‌:增城挂绿的栽培历史最早可追溯至明代,清乾隆年间《增城县志》明确记载其原产于新塘四望岗,清代诗人李凤修曾咏叹“增城挂绿贵如珠”,凸显其珍贵性。
贡品地位确立‌:康熙年间,挂绿被列为皇家贡品,清代《广东新语》将其誉为“荔枝贵族”,宣统《增城县志》称西园寺(今挂绿广场)古树所产挂绿价值高出普通品种十余倍。
 
二、存续危机与幸存母树
清代濒临灭绝‌:嘉庆年间因官吏苛税盘剥,百姓不堪重负,砍毁几乎全部挂绿荔枝树,仅存西园寺一株母树幸存。
现代科学救赎‌:20世纪70年代母树一度枯死,经农科专家抢救后萌发新枝存活,并通过嫁接培育出第二代、第三代植株,至今全球挂绿荔枝均源自此株母树后代。
 
三、文化象征与传说加持
何仙姑传说溯源‌:民间传说唐代何仙姑在荔枝树上遗留绿丝带,形成果壳独特的绿线特征,赋予其道教文化内涵,成为岭南民间信仰的载体。
物候特征传奇‌:挂绿果实“凝脂不溢浆”,果肉清甜爽脆,清代屈大均记载“去壳怀之,三日不变”,这一特性强化了其作为贡品的稀缺价值。
 
四、现代传承与价值升华
拍卖传奇‌:2001年单颗挂绿荔枝拍卖价达5.5万元,次年更以55.5万元创下全球水果单价纪录,印证其“荔枝之王”地位。
文化遗产保护‌:2012年“增城挂绿”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现存母树及其衍生植株成为岭南农业文化遗产的活态见证。
 
这一历史脉络融合了自然物种存续、人文传说与现代科技保护,形成增城独特的文化符号。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