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史渊源
起源传说:
流传在民间有一个传说,孙膑和庞涓跟随师父学艺,师父让他俩各发明一种“浆里来水里去”的东西,二人经过琢磨,最后庞涓发明了豆腐,孙膑发明了粉丝。

北魏时期:
招远人民早在1400多年前的北魏时期就掌握了淀粉生产技术,先是以地瓜为主要原料生产淀粉,为便于储存,便试着将凉粉晒干,于是就产生了粉干。
贾思勰《齐民要术》中将淀粉的提取方法表述为“浸米”、“淘其醋氮”、“熟研”、“袋滤”、“杖搅”、“停置”和“清澄”,其中提及的一种工艺与粉丝生产方法极为相近。
宋代:
招远开始生产普通粉丝,原料以地瓜为主,辅以高粱、豇豆、小豆、绿豆等。
后来发现绿豆粉丝晶莹剔透,吃起来最为爽口,也最耐储存,于是将绿豆作为加工粉丝的主要原料。
明末清初:
招远人创造了绿豆做粉丝的新技艺,龙口粉丝分推粉、漏粉和晒粉三个手工操作过程,后逐渐传播发展到蓬莱、莱州、栖霞等地。
招远传统粉丝生产技艺成熟于此时,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清嘉庆五年(1800年):
今张星镇北里庄村王国俊三兄弟开设了专以绿豆为原料的粉丝作坊,成为现今保存最古老的粉丝作坊。
清咸丰十年(1860年):
招远粉丝开始集散于龙口港装船外运,为与烟台其他地区的粉丝区别开来,包装物上标以“龙口粉丝”“招远基本地”字样,始称“龙口粉丝”。
二、生产情况
1、招远是中国最大的龙口粉丝生产基地,总产量和出口总量约占中国的70—80%,粉丝生产工艺在世界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2002年9月被中国农学会授予招远“中国粉丝之都”称号。2002年9月10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龙口粉丝”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龙口粉丝制作技艺于2006年被列入龙口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被国务院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2003年,招远市粉丝产业实现产值15亿元,利税2.6亿元,出口创汇9000万美元。拥有粉丝生产企业167家,年产量20多万吨,占中国总产量的80%以上,占中国出口总量的85%以上,产品远销亚洲和欧美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
3、2015年,中国年产粉丝40万吨左右,其中龙口粉丝年产量是10万吨左右,占据了中国四分之一的产量。烟台市拥有粉丝生产企业91家,年产值近80亿元,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中国最大的粉丝生产基地。
综上所述,龙口粉丝的历史渊源深厚,发展情况丰富多样。从北魏时期的淀粉生产技术到明末清初的绿豆做粉丝新技艺,再到现代机械化和自动化的生产工艺,龙口粉丝不断传承和发展着。同时,其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是中国传统美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