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谷特产网
导航菜单

秀水有早酒,肆中有真味!谈秀市早酒是如何形成的?

时间:2024-02-01 来源:丰城政府网

秀市镇,隶属于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地处丰城市东南部,丰城、临川、崇仁三市(县)交汇之处。
秀市早酒因特定位置而生,因文化而存,这几年因抖音而火。但秀市早酒是怎样形成的,民间各说不一。
 
有说是自然形成的,在我们江西,古时就有早酒文化。有陶渊明诗为证:“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问子为谁欤?田父有好怀。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饮酒二十首•之九》)大清早的,陶渊明还在酣眠,就有田父提来满壶酒浆,咚咚敲门。陶老夫子急忙穿好衣服,一边问是谁呀,一边开门见客。“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的陶渊明,见到田父携来的这样满满一壶好酒,刚才还在惺忪着的睡眼,顿时炯炯发亮。宾主二人,肯定得开怀畅饮。因此,江西自古就有饮早酒习惯。
也有说是因为秀市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先民居住,人口逐渐繁衍,形成秀才埠、姜平、潘桥等自然集市。秀市又地处丰城、临川、崇仁三市(县)交汇之处。每逢墟集日附近的人们多有饮酒习惯。加上,秀市山多林密,日夜温差大。早起劳作的乡民,衣着单薄,喝一口早酒是为了御寒。
也有说,山里的人们为了生计,将山货和竹木通过人力运送到集镇,换取生产生活物资。为了赶上早集,一般都是凌晨三、四点出发,走上三四个小时山路到达集市。山里人多备有自家酿造的“封缸酒”、谷酒或米烧,在路上闷一口以达到舒筋活血,抵御风寒湿痹作用。到得集市,把东西卖掉,再换取生活生产物资,高兴之余,拿出一些零钱在集市上买些豆腐、猪下水,找人家加工,再邀上三五好友,就着自带的干粮,家酿的米酒或杨梅酒,温吞慢嚼、陶然自在。他们享受的不仅仅是早酒带来的“微醺”,而是通过这种社交活动进行交流,获得一些有用的信息。
也有说,秀才埠因为重文崇教,书院多,读书人也多,自古以来,读书人潇洒不拘,多喜好饮酒,也常相邀到集市“寻酒”,正是有了文化人的参与,居住在秀市集镇上的人们,也渐渐也喝起了早酒。集市上脑子活的人,看到了商机,就在街边支起摊子,为“好酒人”提供便利。这个时候的早酒就绝对没有仅仅停留在御寒和果腹上,而是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早酒文化,是人们享受劳作之余的一种清欢,是山里人真实生活的一种烟火,是人们相互交往的一种需要,是一曲萦绕心怀的乡间韵律。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成就了早酒的繁荣。渐渐成为现在独特的“秀市早酒文化”。
 
喝早酒的下酒菜多有特色,但也是随着生活条件生活质量的好转,“档次”也随之慢慢提高。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大都很穷,没有钱的时候,三两根腌萝卜条、一碗米粉也能下酒。
八十年代,人们生活约有提高,解酒食物多有干鱼、笋包和各色小炒;再后来是牛腩烧肉、豆腐煮潘桥水库鱼头,外加几盘小碗小碟,分量不多,但是花样不少。
现在就不一样了,什么卤的炒的冷的热的、牛羊鸡鸭、新鲜蔬菜应有尽有。最有名的莫过于秀市滑汆,秀市豆腐、小炒牛肉。喝早酒并不讲究场所、档次、环境,一个小摊,几根竹竿撑起一方天地,斑条彩色篷布下,几张小桌,几条小凳就摆开酒场。
如今镇政府建立了市场,在市场里建起了大排档。凌晨四五点钟,早起摊点,灯火通明,那些起早骑自行车来街上贩菜的,那些刚刚将猪肉摆上屠案的屠户,便早早在酒桌上“咂”开了。待这一拨人席散离去,秀市的老年人手挎个篮子,上街名为买菜,实为喝酒的也三二吆喝开始热闹起来。当太阳渐渐升起时,慕名而来的南昌、抚州、丰城各地的人们也相约来喝它几盅。
秀市早酒是一种民俗文化,更是朋友相见的一种社交方式。让得意者畅怀,助失意者超脱,使狂狷者旷达,催入世者奋发,古今皆然。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