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绣

导航菜单

粤绣

浏览 2800 .喜欢 45
喜欢一下
非遗非遗
发布:小西西
标签: 工艺品 手工 刺绣
属地:广州广东

粤绣(Cantonese Embroidery)是广州刺绣(广绣)和潮州刺绣(潮绣)的总称,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起源于唐代。广绣是指广州、佛山、南海、番禺、顺德、东莞、宝安、香山、台山等地的刺绣,也就是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民间刺绣工艺的总称。潮绣发源并流行于今潮汕地区。

粤绣用线多样形态等因素都用来强化,除丝线、绒线外,也用孔雀毛绩作线,或用马尾缠绒作线。针法十分丰富,把针线起落、用力轻重、丝理走向、排列疏密、丝结卷曲形态等因素都用来强化图像的表现力。粤绣最主要的针法,有洒插针(即擞和针)、套针、施毛针。常用织金锻或钉金绣法衬地。粤绣自清中期以来,分为绒绣、线绣、钉金绣、金绒绣等四种类型,其中尤以加衬浮垫的钉金绣最著名。起初钉金绣只加衬薄浮垫,后来变成衬厚浮垫,使花纹呈浮雕效果,多用于绣制戏衣和舞台铺陈用品及寺院铺陈用品。金绒绣以潮州最有名,绒绣以广州最有名。

广绣针法多变,针步均匀,巧妙运用针法丝理表现物像的肌理;题材广泛,色彩丰富,注重光和影的和谐运用;讲究刺绣的针法技术,更注重绣品的艺术效果,讲求“功”为“艺”用。广绣品种齐全,按刺绣材料分,主要有真丝绒绣、金银线绣、线绣和珠绣四类。

粤绣构图丰满,繁而不乱;图案工整,富于夸张;色彩艳丽,对比强烈;针法多样,善于变化。粤绣运用“水路”的独特技法,使绣出的图案层次分明,和谐统一。“水路”,即在每一相邻近的刺绣面积之间,在起针和落针点之间留出约0.5mm的等距离,从而在绣面形成空白的线条。例如,在花卉的每朵花瓣、鸟禽的鸟羽之间,都留有一条清晰而均齐的“水路”,使形象更加醒目。

粤绣题材广泛,其中以龙、凤、牡丹、百鸟朝凤、南国佳果(如荔枝)、孔雀、鹦鹉、博古(仿古器皿)等传统题材为主。

粤绣针法丰富,有基础针法、辅助针法、象形针法3大类,直针、续针、捆咬针、铺针、钉针、勒针、网绣针、打子针等45种。绣制时,根据设计意图及物像形状、质感和神态,巧妙地将各种针法互相配合和转换,以求达到良好的艺术效果。

金银线绣又称钉金绣,是粤绣的传统技法,针法复杂、繁多。其中以潮州的金银线垫绣最为突出。金银线垫绣是在绣面上,按照形象中需要隆起的部分,用较粗的丝线或棉线一层层地叠绣至一定的高度,并做到外表匀滑、整齐,然后在其上施绣;或以棉絮作垫底,在面层以丝线满铺绣制,然后在面层上施绣;或以棉絮作垫底,覆盖以丝绸,并将丝绸周围钉牢,然后在上面施绣。潮州刺绣“九龙屏风”,画面上为九条动态不同的蛟龙腾空飞舞,又以旭日、海水、祥云相连,组成九龙闹海,旭日东升,霞光万道的壮丽场面。绣品采用了金银线垫绣的技法,龙头、龙身下铺垫棉絮,高出绣面2~3cm,充分表现了蛟龙丰满的肌肉、善舞的躯体及闪闪发光的鳞片,富于质感和立体感。

粤绣除采用丰富而多变的针法外,在创作设计方面还注重主意,善于把寓意吉祥和美好的愿望融入绣品中。在创作方法上采用了源于生活而又重视传统,不满足于现实的描绘而追求着更为美好的理想,与此同时,还善于涉取绘画和民间剪纸等多种艺术形式的长处,使绣品的构图饱满,繁而不乱,针步均匀,光亮平整,纹理清晰分明,物像形神兼备,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充分地体现了粤绣的地方风格和艺术特色。

潮绣以戏服为主。它以布局满、图案繁茂、场面热烈、用色富丽、对比强烈、大红大绿而著称。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布局满,往往少有空隙,即使有空隙,也要用山水草地树根等补充,显得热闹而紧凑;

粤绣的另一个独特现象,就是绣工多为男工,和其他地区绣工均为女子不同,在绣制大件时,绣工常手拿长针站着施绣。

粤绣在明朝中后期形成特色。

其特色有:

一是用线多样,除丝线、绒线外,也用孔雀羽毛捻楼作线,或用马尾缠绒作线。

二是用色明快,对比强烈,讲求华丽效果。

三是多用金线作刺绣花纹的轮廓线。

四是装饰花纹繁缛丰满,热闹欢快。

五是绣工多为男工所任。绣品品种丰富,有被面、枕套、床楣、披巾、头巾、绣服、鞋帽、戏衣等,也有镜屏,挂幛、条幅等。

广绣是发源于广州及其古属地南海、番禺、顺德等地的民间刺绣工艺,与潮州刺绣合称粤绣,与湘绣蜀绣和苏绣并称中国四大名绣。循着这一具有浓郁岭南风味的艺术品游览广州,正如触摸千年古城的文脉。

广绣流传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唐代苏鹗所撰《杜阳杂篇》最早描述广绣的精湛技艺:“永贞元年南海贡奇女眉娘,年十四,工巧无比,能于一尺绢上绣《法华经》七卷,字之大小,不逾粟粒而点划分明,细如毫发,其品题章句,无有遗阙。更善作飞仙,盖以丝一钩分为三股,染成五色……” “给西方的礼物”到明代,广绣已成为广州民间重要的手工业之一。

明正德九年(1514年),一葡萄牙商人在广州购得龙袍绣片回国,并将绣袍献给国王,得到重赏,广州绣品从此扬名海外。英国女王伊利莎白一世非常欣赏中国的金线银绣,倡立英国刺绣同业会,按广绣作坊形式组织英王室绣庄,从中国进口丝绸和丝线加工绣制贵族服饰;英王查理一世倡导在英伦三岛传播广绣艺术,广绣被西方学者称誉为“中国给西方的礼物”,英、法、德、美各国博物馆均藏有广绣。

清初,英国人把服饰拿到广州绣坊加工。从此,广绣明显地吸收了西洋画的艺术风格,成为商品性和实用性强于其他地区的绣种,在对外贸易中迅速发展。文德路文德路过去是广州文教的中心区。 一直是个书香之地。裱字画、卖古董、书籍和文房四宝的店铺,鳞次栉比,成行成市。文人雅士常来搜购各种古籍善本。 现仍有几家经营刺绣的门店,摆满了各种风格的刺绣作品,通过这扇窗口,传统的刺绣艺术品走向市场。

清朝中叶,由于粤剧和粤曲的繁荣,广绣增加了一类新品种——粤剧戏服。当时,广州状元坊制作的戏服已享誉国内,连宫廷戏班也慕名来定制,状元坊内遍布加工粤剧戏服的刺绣作坊,成为名扬海内外的“刺绣一条街”。广绣业得以成行成市,广州刺绣艺人的技艺也达到极高水平,能够娴熟地运用绒线绣,并创造性地用孔雀毛、马尾作线缕和勒线,用金线和银线刺绣。

状元坊广州市人民南路边上有一条青石板铺就的狭长小巷,它就是被称为“广州最知名的时尚集中地”、“年轻人的购物天堂”的状元坊。 这条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古老内街巷,因有宋代状元张镇孙的故居而得名。如今,状元已埋入故纸堆中,小巷却依旧闪耀着动人的光彩。几十元的时髦衣服、几元钱的卡通公仔、加入流行元素的西藏饰品、活泼可爱的各种小宠物以及经济实惠的诱人小食都吸引着追求时尚的年轻人。

工艺流程

设计绣稿

过稿

把绣稿平铺紧贴在绣布上面,将绣稿的图案印在绣料上(绸、缎、纱、绢等纺织品)上。

上绣架

把已经描好绣稿的绣料绷紧在绣架上。

刺绣

刺绣前须备齐各色绣线,根据画面构图设计绣纹,再使用恰当的针法进行绣制。

松架

完成绣制工作后,把绣幅从绣架上卸下来。

整理绣品装框

绣幅卸下后,熨平绣纹,使绒线更加光亮,再绷紧绣品,装上镜框,一副精美的刺绣作品正式完成。

1982年,粤绣(广绣)作品《晨曦》获得“全国工艺美术百花赛”金杯奖。

1998年,粤绣(广绣)作品《我爱小鸡群》及《马到功成》获得“广东省首届工艺美术名家名作展”金奖。

2022年4月29日,粤绣(广绣)被列入“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项目编号Ⅶ-4。

粤绣 相关地区

广州特产推荐更多>
广东特产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