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宇县地处长白山腹地,森林覆盖率高达84%,是吉林省人参主要产区。他们采取多种措施,实施人参产业的重点转移,集中力量打造林下参产业基地。目前,全县发展林下参面积达到3760公顷,潜在的产业效益在5亿元以上。县发展和改革局会同特产管理部门包装了林下参产业发展项目。项目设计总投资6.5亿元。扶持了林下参产业龙头企业。根据全县情况,有重点地扶持了3户市级人参产业化龙头企业,重点开发林下参产品。目前已经开发了4种林下参产品并取得了国家有机食品认证;“靖宇林下参”还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靖宇林下参的栽培,充分利用了当地丰富的森林资源,旨在实现林业与人参产业的和谐共生。这种林下种植模式,既减轻了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又确保了人参生长所需的自然条件,如适宜的温度、湿度以及充足的散射光照。林下参的生长周期较长,从播种到收获往往需要数十年之久,这一过程赋予了它独特的药用特性和营养价值。
外观上,靖宇林下参表皮紧密,色泽呈现棕黄至黄白色,主体环纹明显且细腻,芦碗排布有序紧致,珍珠点清晰可见,这些都是其品质优异的直观体现。靖宇县政府及特产协会多年来致力于高标准建设和推广,不仅提升了靖宇林下参的品牌影响力,还有效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成功案例。
靖宇林下参富含多种人参皂苷、多糖、氨基酸等成分,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它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养血、安神益智等功效,能有效增强人体免疫力、调节中枢神经系统、改善心血管功能。
靖宇林下参外形俊秀优美,具有自然体态,表皮颜色为黄白色,浆气足,有光泽,外皮紧实,芦碗排列紧密,芦脖细长,多有艼1-2条,主根多为短横体,体长2-5cm,环纹细而深;须根清疏不乱,细而长,质柔坚而不脆,珍珠疙瘩较多。
(1)外在感官特征:靖宇林下参表皮紧密,色泽棕黄至黄白色,主体环纹明显细腻,芦碗排布有序紧致,横体或顺体,须顺直,珍珠点明显。
(2)理化指标:水分≤14.5%、林下参总皂苷≥3.0%、总灰分≤4.0%。 (3)安全要求: 空气质量:应符合GB3095-8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规定。
清朝顺治年间(16世纪中叶),设吉林打牲乌拉总管衙门,专事人参等土特产品的事宜。“参禁”政策放开后,由于大肆采挖,野山参资源遭受破坏,数量日益减少。为了应付皇室对人参的需求,人们开始移栽山参幼苗,待其长大后冒险送往京城。于是,山林中除了野山参外,逐渐出现了林下参。
1958年人民公社时期,靖宇县林下参大面积播种种植,几乎与园参同时产生。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野生人参资源逐渐枯竭,为了保持人参产业优势,靖宇县及时进行人参产业发展方向的调整,由伐林种参逐步向林下种参方向转移。“十三五”(2016—2020年)期间,靖宇县重点实施20万亩林下参产业发展工程,打造高标准绿色林下参产业园区。2010年,靖宇林下参种植面积10万亩,总产量3000吨(水参)。
2014年,靖宇现人参规模加工企业28户,全县人参精深加工产品年产值可实现12.6亿元。
2016年,靖宇县发展林下参面积达到17.2万亩,潜在的产业效益在5亿元以上。
2018年,靖宇县先后建设了人参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基地40多个。其中:建设标准化人参产业基地60万平方米,建设标准种植小区6个;建设绿色西洋参产业基地80万平方米,建设标准种植小区12个;建设有机林下参产业基地10万亩,建设种植示范小区8个。全县形成人参及中小药材专业村16个,组建人参中小药材种植协会和合作社230多个,参与人参、中小药材种植农户6800多户,年产人参及其它干品中药材5100多吨,年实现销售收入6.5亿元。
2008年,靖宇林下参系列产品通过有机食品认证;
2010年4月2日,靖宇林下参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的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2022年5月,在吉林省2022年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项目专家评审中,靖宇林下参得分78分,排名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