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大蜗牛(学名:Achatina Fulica)是中大型的陆栖蜗牛。成体壳长一般为7~8厘米,最大则可长到超过20厘米。夜行性,杂食性,大多是在潮湿环境中活动,喜欢在下雨及夜间出没。平时躲在阴凉的地方,且在壳口上做一层白膜(假口盖),只余一个小孔来呼吸,将螺肉缩入壳内以防脱水,等到环境转好后再出来。
食物包括农作物、林木、果树、蔬菜、花卉等植物,饥饿时也取食纸张和同伴尸体,甚至能啃食和消化水泥,可危害500多种作物。该物种是许多人畜寄生虫和病原菌的中间宿主,尤其是传播结核病和嗜酸性脑膜炎,食用则危害极大。非洲大蜗牛一次可以产下30到700粒卵,繁殖很快。
非洲大蜗牛贝壳大型,通常体长7-8厘米,最大20厘米,体重可达32克。贝壳狭窄、锥形,长宽比约为二比一。壳质稍厚,有光泽,呈长卵圆形。壳高130mm,宽54mm,螺层为7-9个,螺旋部呈圆锥形。体螺层膨大,其高度约为壳高的3/4。壳顶尖,缝合线深。壳面为黄或深黄底色,带有焦褐色雾状花纹。胚壳一般呈玉白色。其他各螺层有断读的棕色条纹。生长线粗而明显,壳内为淡紫色或蓝白色,体螺层上的螺纹不明显,中部各螺层的螺层与生长线交错。壳口呈卵圆形,口缘简单,完整。外唇薄而锋利,易碎。内唇贴缩于体螺层上,形成“S”形的蓝白色的胼胝部,轴缘外折,无脐孔。足部肌肉发达,背面呈暗棕黑色,遮面呈灰黄色,其粘液无色。
非洲大蜗牛的侵害对象包括农作物、林木、果树、蔬菜、花卉等植物,饥饿时也取食纸张和同伴尸体,甚至能啃食和消化水泥,可危害500多种作物。“非洲大蜗牛”是许多人畜寄生虫和病原菌的中间宿主,尤其是传播结核病和嗜酸性脑膜炎,食用则危害极大。
非洲大蜗牛是公认的热带与亚热带地区最糟糕的一种蜗牛。它吃掉大量的本土植物,改变栖息地。竞逐原生蜗牛。非洲大蜗牛也可能替掠食动物提供一个替代的食物来源,改变食物链,进而改变本土生态系统。如果掠食动物也是入侵种,可能会有不幸的后果。举例来说,在日本博宁群岛,入侵的蔗蟾被发现会吃非洲大蜗牛。然而,自然捕食也可能帮助控制非洲大蜗牛的族群。例如,在圣诞岛,非洲大蜗牛尚未在受干扰的雨林建立族群;一般认为原因是,本土圣诞岛红蟹会吃掉大量的蜗牛。
非洲大蜗牛是农作物的主要害虫,会吃各种作物,引起严重的经济损失。1969年美国佛罗里达州估计,非洲大蜗牛会造成每年损失1100万美元,如果族群没有得到控制(美国农业部1982年)。在印度,它达到了严重虫害的状态,特别是在1946年至47年,它在奥里萨邦出现流行,对蔬菜作物和稻田造成严重的破坏。最有可能被蜗牛损坏的植物是,花园花卉和观赏植物及蔬菜,(尤其是十字花科,葫芦科和豆科)和面包果、木薯和柚木的幼株。非洲大蜗牛也可能增加植物疾病(举例来说,由黑色荚疾病引起的Phytophthorapalmivora))的传布,,它在它的排泄物中的传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