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就近期猪价上涨过快情况,组织行业协会、部分养殖企业及屠宰企业召开会议并指出,目前生猪产能总体合理充裕,加之消费不旺,猪价并不具备持续大幅上涨基础;将适时采取储备调节、供需调节等有效措施,防范生猪价格过快上涨,并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惩处哄抬价格等违法违规行为。
目前猪价高不高?截至6月第五周(6月29日),全国每公斤生猪均价为18.41元,环比上涨10.6%,同比上涨18.2%;全国每公斤猪肉均价为28.17元,环比上涨6.0%,同比上涨7.5%。
猪价处于怎样的水平,要结合市场供需、养殖成本和盈亏情况综合判断。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朱增勇告诉记者,自4月起,养殖端对下半年价格预期好转,补栏积极性明显提升,仔猪价格涨幅明显。当前仔猪价格涨至今年高点,每头7公斤左右断奶仔猪价格达到600元至700元。行业平均生猪养殖完全成本在每公斤16元至17元,按照最新的生猪价格,出栏一头120公斤的肥猪,盈利水平在500元以上。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去年6月联合印发的《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 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将生猪养殖盈亏平衡点上调至猪粮比7∶1,调控主要目标是让猪粮比处于7∶1至9∶1之间。当前每公斤玉米价格在2.9元左右,猪粮比为7.24∶1,处于略有盈利的7∶1至9∶1的合理区间。
近期猪价上涨,有多方面原因。朱增勇表示,一般情况下,由于生猪生产季节性规律,六七月份都是历年出栏低位。夏季强降雨天气也影响了部分地区生猪调运,推高生猪收购价格。随着我国疫情防控总体形势向好,猪肉户外消费、集团消费持续恢复性增长。前5个月,我国累计进口猪肉产品68.5万吨,较去年同期减少65.2%。同时,随着6月下旬以来生猪价格显著上涨,养殖户普遍看好后市行情,压栏惜售增多,还出现了二次育肥、非转母现象,生猪屠宰上市量减少,也拉动了猪价进一步上升。
实际上,从能繁母猪存栏量看,当前生猪生产并未过热。5月末,全国存栏能繁母猪4192万头,同比下降8.1%,环比增长0.4%,结束连续10个月的下降,首次实现增长。
农业农村部明确,“十四五”期间,以正常年份全国猪肉产量在5500万吨时的生产数据为参照,设定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稳定在4100万头左右,最低保有量不低于3700万头。设定绿色、黄色和红色3个区域。能繁母猪月度存栏量处于正常保有量的95%—105%区间(含95%和105%两个临界值),为绿色区域,属于产能正常波动,以市场调节为主,不需要启动调控措施。当前,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略高于正常保有量,恰好处于绿色区间。
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统计部经理刘通表示,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向好,生产生活秩序正全面恢复,餐饮企业正在复苏,中小学全面复课,企事业单位食堂恢复正常供餐,猪肉消费快速增加,也对肉价产生了有力支撑。“近来猪价快速上涨,屠宰厂压量保价也是推手之一。”刘通告诉记者,一些屠宰厂有意使每天猪肉上市量处于紧平衡状态,致使价格处于上涨态势。
对于猪价后期走势,朱增勇表示,总体将呈现稳中趋降态势,在成本线之上波动。从供给来看,前期压栏大猪将会出栏,同时出栏活重增加,提升猪肉供给量,且三季度是冻品出库高峰期,前期鲜转冻猪肉库存以及进口猪肉将会投放市场;从消费来看,当前是消费淡季,猪肉消费短期提振后将趋于平稳;从政策调控来看,在猪价偏高时,政府储备肉可能将适时投放,以引导猪价回归合理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