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谷特产网
导航菜单

粽子的起源于发展史

时间:2023-04-26 来源:

粽子又称“角黍”、“筒粽”,是端午节汉族的传统节日食品,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话说,我们吃粽子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他因楚国被秦国攻破,以身殉国,投身汨罗江。楚人哀之,毎此日取竹箇貯米投以祭之,这就是粽子的由来。


到了漢建武期间,事情有了变化。《風俗記》里记载:俗以菰(音同孤,一种植物)業裹黍米煮令爛熟,于五月五日及夏至日啖之。一名糭,一名角黍。这种祭祀品,叫糉或者角黍。


粽子正式被定为端午节食品是在晋代。人们脑洞大开,开始将一些特殊材料包在其中,包括中药材“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美其名曰“益智粽”。南北朝的时候,粽子馅料大家族里又出现了肉、板栗、红枣、赤豆……包好的粽子还被当成礼物互相赠送。


到了唐代,粽子用米制成,看起来“白莹如玉”,形状也出现了菱形、锥形等,成为节日或民间风味小吃。宋代时,出现了“蜜饯粽”,即果品入粽。


元代以后,包粽子已不限于菰叶,而是改用箬叶和芦苇叶。


明代粽子又增添了豆沙、松子、核桃等,甜粽的品类趋于完善。


以上的发展史仅限于白粽到甜粽的过程,而咸粽的出现又是从何时兴起呢?


咸粽最先出现于南北朝,那时的人们开始在米中掺入禽兽肉,包裹成 “杂粽”,作为往来馈赠的礼品,这是肉粽的最初形态。到了宋元时期,开始出现了蛋黄粽、猪肉粽等。


清朝,因食用火腿之风日渐兴盛,出现了火腿粽子。


在现代,咸粽的品种开始大量增加,北方的特色枕头粽中加入绿豆和腊肉。江浙一带的咸粽主要为肉粽,以酱油腌过的猪肉为内馅,口味肥而不腻、香糯可口,其中以嘉兴肉粽最为出名。广东咸粽也独具特色,个头较大,用料也颇为讲究,内馅有火腿、 咸肉、蛋黄、烧鸡、叉烧、烧鸭、栗子、香菇、虾子等, 味道鲜美,让人回味无穷。


端午节之所以能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中华传统节日,不仅仅是因为它处于由春入夏的关键节点,是因为融合了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历史记忆,而粽子在其中起了非常关键性的作用。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