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谷特产网
导航菜单

新昌县以科技为翼,推动茶叶全产业链升级

时间:2025-04-07 来源:

眼下,正值春意盎然、万物复苏的时节,也迎来了春茶采摘的黄金旺季。记者踏着轻快的步伐,走进了位于绍兴新昌县的大佛龙井茶产区,一片片翠绿的茶园映入眼帘,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茶香,仿佛是大自然最纯粹的馈赠。
 
在这片繁忙的茶园中,工人们正忙碌而有序地进行着春茶的采摘工作。其中,一位工人手持一把设计精巧、外观小巧的“小茗”采茶机,在茶树冠面上轻盈地行走。这把采茶机仿佛拥有魔力,所过之处,锋利的刀头精准地切割着叶柄,嫩绿的芽枝瞬间与母株分离,紧接着,负压吸管迅速将采摘下来的芽叶吸入工人腰间的集叶袋中。不一会儿,一排整齐的茶树便完成了采摘,效率之高令人赞叹。“这台采茶机真是太棒了,重量还不到两公斤,操作起来既轻便又灵活。我一个人操作,一天就能轻松采摘两亩地的茶叶,既轻松又高效!”工人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对“小茗”采茶机赞不绝口。
 
“我们精心研发的‘小茗’采茶机,特别适用于那些茶树冠面修剪得平整有序的茶园。”绍兴春茗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王东林向记者介绍道,“它严格按照一芽两叶的标准进行精准截取,既能保证采摘下来的鲜叶质量达到手工采摘的标准,又能将采摘效率提升数倍,真正实现了高效与品质的完美结合。”据悉,“小茗”采茶机是绍兴春茗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携手合作,经过无数次试验与改进,最终研发成功的。它采用了先进的梳叶分区切割和原位立姿输送技术,就像是给机器装上了一把“梳子”和一个“刀鞘”。在采摘过程中,芽叶首先经过梳理,然后有序地进入切割通道,而幼芽则在鞘壳的保护下免受损伤,从而大大提高了采摘鲜叶的匀整度。这一创新设计不仅保证了茶叶的产量,还缩短了机采后的间隔期,让茶树在采摘后能够迅速恢复生长,为下一轮的采摘做好准备。目前,“小茗”采茶机已经迭代升级至第五代,经过实际测试,其采摘的芽叶匀整度高达90%以上,深受茶农们的喜爱。
除了小巧便携的采茶机外,茶叶加工环节的自动化流水线同样让人眼前一亮。在新昌县红旗茶业有限公司的茶叶加工车间内,两排全自动扁形茶炒制机流水线正有条不紊地自动运转着。每台炒茶机都被精心设置了统一的运行模式,上面的屏幕清晰地显示着料重、炒制温度、压档、圈数和时间等关键参数,确保每一道工序都能精准无误地进行。
 
“以前我们手工炒茶,一个人辛苦半天也只能炒出1.5公斤的干茶,效率低下不说,品质还难以保证。”红旗茶业有限公司的负责人石志辉感慨地说,“自从我们引进了这条智能化炒茶加工流水线后,情况就大不一样了。现在100台炒茶机只需要4个人就能轻松操作,日产量高达1000公斤,而且茶叶的品质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他进一步解释道,这条自动化流水线能够将杀青、揉捻、干燥等加工工序串联起来,实现全程自动化控制,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由于每台炒茶机都采用了相同的运行模式和参数设置,因此每一批次茶叶的质量都能保持高度的一致性,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稳定、优质的茶叶产品。
 
新昌县作为“中国名茶之乡”,其茶叶产业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全县茶园面积达到了15.3万亩,茶叶全产业链产值更是突破了100亿元大关。近年来,新昌县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茶叶机械设备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特别是在扁茶炒制机领域,新昌县已经占据了全国七成的市场份额,成为了全国扁茶炒制机的重要生产基地。这些先进的茶叶机械设备不仅提高了茶叶的生产效率和质量,还为新昌县的茶叶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了整个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