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谷特产网
导航菜单

柴达木枸杞质量技术要求

时间:2025-02-18 来源:

柴达木枸杞是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它颗粒大、色红、肉厚、含糖量高、味甜,是纯天然、无污染的高级补品。柴达木枸杞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等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等功效。其独特的生长环境和卓越的品质,使得柴达木枸杞备受养生人士的青睐,也成为了当地的一张名片。2016年12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柴达木枸杞”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并公告其质量技术要求如下:
一、品种
宁杞1号,宁杞2号,宁杞3号等经过审定登记的优良品种。
 
二、立地条件
产地范围内海拔2700米~3000米,pH值7.5至8.5,土壤类型为灰棕漠土、风沙土、棕钙土、灰钙土、栗钙土,有效活土层>30厘米,土层深度≥1米,地下水位≥2米,土壤含盐量≥0.5%,PH:7.5~8.5。
 
三、栽培管理
育苗:采用硬枝扦插法育苗。
建园定植:根据地形情况,将园区分为小区,小区面积以667.00平方米为宜。定植期4月~5月。每亩栽植密度为220~333株。
肥水管理:施肥分为前期施基肥及后期追肥,以有机肥为主≥55吨/公顷,适量追施氮肥≤1.5吨/公顷,在栽植前一年秋季整地施肥,6月上旬、8月上旬各追肥一次。根据墒情灌水,保持土壤湿润。冬水和春季头水量大,每公顷灌水量1050.000吨;生长季节以浅灌为宜,每公顷灌水量900.000吨。
整形修理:保持结果面积大、高产稳产的树冠。
 
四、采摘
采收期在8月~10月。
 
五、制干加工工艺
工艺流程:
鲜果→浸液→晒干或者烘干→去果梗→干果。
主要工艺要求:
(1)浸液:将采收的鲜果在5%的碳酸钠溶液中浸1分钟捞出,铺在果栈上,厚度2.00厘米~3.00厘米;
(2)晒干或者烘干:
晒干:自然晒干,鲜果铺在果栈上后浸液,晒干前不得翻动,可用木棒打栈底松动;
烘干:将采收的鲜果在5%的碳酸钠溶液中浸1分钟捞出,铺在果栈上,厚度2.00厘米~3.00厘米;再进行热风烘干,去果梗,至干果。热风烘干温度控制在45℃至65℃之间,干果含水量控制在13.0%以下。自然冷却,推出烘道外脱柄分级。
六、质量特色
感官指标:色泽:鲜红或暗红,色泽均匀。形状:颗粒饱满,果肉厚实。口感:甘甜,无苦味,嚼后无渣。
理化指标:干果重:每(50克)约(280~600)粒,枸杞多糖:≥3.0%,灰分:≤6.0%,蛋白质:≥10.0%,总糖(以葡萄糖计):≥39.8%,水分:≤13%。
 
七、专用标志使用
柴达木枸杞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青海省海西州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柴达木枸杞的检测机构由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符合资质要求的检测机构中选定。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