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谷特产网
导航菜单

鹤峰茶质量技术要求

时间:2024-11-19 来源:

鹤峰茶是湖北省鹤峰县的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其条索紧细圆直,色泽翠绿显毫,汤色嫩绿明亮,香气清高持久,滋味鲜爽醇厚。明清时期被当作贡品,并出口到西欧,英国人称之为“皇后茶”,是著名的天然富硒茶。2012年07月31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鹤峰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根据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公告要求,鹤峰茶的生产加工需符合以下质量技术要求。
一、种源
当地群体种以及适宜加工鹤峰茶的其他中小叶树种。
 
二、立地条件
产地范围内海拔500至1000米,pH值4.0至6.0,土壤类型为黄壤或黄棕壤土,有机质含量≥1.5%,土层厚度≥50厘米。
 
三、栽培管理
1.育苗:采用无性繁殖方式育苗。
2.栽植:春季栽植时间为2月下旬至3月下旬,秋季栽植时间为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栽植密度≤6万株/公顷。
3.茶园施肥:每公顷每年施腐熟有机肥≥15吨。
4.环境要求、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鲜叶采摘
3月中旬至4月下旬按标准采摘单芽至一芽二叶鲜叶。不得采摘病虫叶、紫叶、鱼叶和红叶,具体规格如下表:
特级:单芽、一芽一叶初展为主,单芽、一芽一叶占98%;
一级:一芽一叶为主,一芽一叶占90%;
二级:一芽二叶为主,一芽二叶占80%;
 
五、加工工艺
1.工艺流程:
摊放→杀青→揉捻→初干→整形提毫(烘青)→足干→提香。
2.工艺要求:
(1)摊放:叶层厚度不超过5厘米,摊放时间为5小时至8小时,每2小时至3小时要翻叶1次。摊放至鲜叶含水量达70%至75%。
(2)杀青:杀青温度控制在120℃至170℃,杀青叶含水量控制在58%至60%。杀青后及时摊凉。
(3)揉捻:揉捻时间为15分钟至35分钟,揉捻至芽叶卷紧成条,成条率在90%以上。
(4)初干:采用烘干或炒干方式,温度控制在110℃至130℃,烘至初干叶含水量45%至55%。初干后及时摊凉回潮。
(5)整形提毫(烘青):整形温度80℃至90℃,采用理条、搓条、抽条方式交替进行,至茶叶含水量15%至20%。整形后及时摊凉。
(6)足干:采用烘干或炒干方式,温度60℃至80℃,时间30分钟至45分钟,足干至含水量6%至7%。
(7)提香:采用烘干或炒干方式,温度90℃至100℃,时间3分钟至5分钟,至含水量达6%以下。
 
六、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耐冲泡,香气浓,味道醇。
(1)烘青:外形紧细匀整显毫,色泽翠绿油润,香气清香持久,滋味鲜醇,甘爽,汤色嫩绿明亮,叶底嫩绿明亮、匀齐。
(2)炒青:外形紧秀显毫显锋苗,色泽墨绿油润,香气栗香持久,滋味鲜醇,甘爽,汤色嫩绿明亮,叶底嫩绿明亮、匀齐。
2.理化指标:水分含量≤6.0%,水浸出物≥36%。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七、专用标志使用
鹤峰茶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湖北省鹤峰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国家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鹤峰茶的法定检测机构由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指定。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