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螺旋藻

导航菜单

敦煌螺旋藻

浏览 2056 .喜欢 152
喜欢一下
发布:糖果屋
标签: 保健品
属地:敦煌酒泉甘肃

敦煌属于沙漠戈壁地区的小绿洲,干燥炎热的气候环境和丰富的光照资源使得这里的螺旋藻养分含量更高。螺旋藻通常是指两种供人类及动物食用的节螺藻属的蓝藻——极大节螺藻(学名Arthrospira maxima)及钝顶节螺藻(学名Arthrospira platensis)的通称。螺旋藻在世界各地都有广泛培植及用作膳食补充剂,通常为药丸状、片状及粉状。它亦在水产业、水族箱及家禽中被用作饲料的补充剂。

螺旋藻异常的包含大量的蛋白质,视乎来源的占净重约55-77%。包含所有必需氨基酸。螺旋藻有着丰富的γ次亚麻油酸(GLA)。螺旋藻包含大量的维生素,如B1(硫胺)、B2(核黄素)、B3(烟酸)、B6(吡哆醇)、B9(蝶醘谷氨酸)、B12(钴胺素)、维生素C、维生素D及维生素E。螺旋藻干含很丰富的钾,同时亦含有钙、铬、铜、铁、镁、锰、磷、硒、钠和锌。螺旋藻包含很多色素,如叶绿素a、叶黄素、β胡萝蔔素、海胆烯酮、蓝藻叶黄素、玉米黄素、斑蝥黄质、硅藻黄素、3'羟基海胆酮、β隐黄质、颤藻黄质,加上藻胆蛋白的C藻蓝素及异藻蓝素。

生长于各种淡水和海水中,常浮游生长于中、低潮带海水中或附生于其他藻类和附着物上形成青绿色的被覆物。

相信最早使用螺旋藻作为食物的是在十六世纪墨西哥的阿兹特克人,根据荷南·科尔蒂斯的士兵的描述,当时他们从德斯科科湖采摘螺旋藻及混入玉米薄饼售卖。阿兹特克人称呼它为“特脆特拉脱儿”,意思是石头的排泄物。螺旋藻于1960年代由法国科学家所发现,但却未有显示作为食物之用。第一台大型生产螺旋藻的机器就是于1970年代在那儿建立的。

螺旋藻在查德也有着很久远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九世纪的卡内姆-博尔努帝国。它们今日仍然会被食用,烘干成为叫作“Dihé”的薄饼,用来制作清汤之用,且会在市集上出售。螺旋藻是从查德湖中采集的。

第一,看螺旋藻颜色。 上等的螺旋藻颜色是墨绿色的,较深,主要是因为含水率过高,超过了7%以上;当然也可能出现下面几种情况: (1)发黑:是由于鲜藻在干燥过程中温度过高,螺旋藻被炭化; (2)发黄:是因为螺旋藻生长过快,营养吸收不饱和; (3)发蓝:是因为螺旋藻被氧化了,也就是失效了,食用这样的螺旋藻对人体相当不利。 将片剂掰开后横断面上,或者在表面就能看出颜色有杂色,表明压片时掺合了不合格的或者过期的螺旋藻粉。断面的颜色与表面一致、无色差、色泽均匀,感觉细腻均匀,无明显杂质的才是质量好的

第二,闻螺旋藻气味。 螺旋藻本身带有很强的海腥味,并且还有一种藻香味,开盖后直接扑鼻而来,余味有香味。如果无海腥味或者气味很淡,表明此螺旋藻质量很差。如果有臭鸡蛋味,表明此螺旋藻变质了.如果有沉闷的霉气,表明含水率过高,湿度大,有部分变质。

第三,尝螺旋藻体验口感。 取一粒螺旋藻放到嘴里慢慢咀嚼。正常的螺旋藻口感很好,细腻润滑,粘牙(螺旋藻中蛋白质多为大分子蛋白质,口感较粘,而大豆蛋白比较短,口感没有粘感),不能有苦味、咸味,入口些许有炒豆的味道。如果感觉到有尘土等杂质感,说明不干净或添加物没处理好。

第四,用手掰开螺旋藻。 较好的螺旋藻片剂很容易被折断,很容易完全崩解成粉末状,且粉末在手背上有挂壁现象,粉末均匀细致.如果片剂难以被折断,表明片剂里加的辅料过多,片剂过硬,在胃内不易崩解和吸收,另外片剂表面光洁发亮,也表明所加辅料太多。 第五,将螺旋藻进行浸泡。 把螺旋藻放入温水中观察其特有现象。把一粒螺旋藻放入水中,十数秒水中会析出蓝绿色色带或色条

【蓝色首先出现,因为藻兰素更易溶于水,首先析出颜色】;由于螺旋藻中长链蛋白较多,溶解速度相对会比较慢,静止情况下可能需数小时,不停摇动需要十数分钟;溶解后水体为绿色,水面无明显漂浮物【比如一些伪劣品在水面会有明显漂浮物】;放置24小时后,水体
变为蓝色【水体中的叶绿素被氧化变成无色,水体现蓝色】,摇晃后恢复绿色【沉淀在水底的叶绿体随着水的摇动分散在水体中,使水体又转为绿色】。

敦煌螺旋藻 相关地区

更多螺旋藻的相关特产
敦煌特产推荐更多>
酒泉特产推荐更多>
甘肃特产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