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菊

导航菜单

亳菊

浏览 20625 .喜欢 7139
喜欢一下
国家地理标志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地标农产品地标
发布:KOBE
标签: 菊花茶 花茶 茶叶
属地:亳州安徽

亳菊,安徽省亳州市特产,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安徽亳菊为菊科植物菊的干燥头状花序,朵大、色白,主产于安徽省亳州市。亳菊是《中国药典》冠以“亳”字的道地药材,与滁菊、贡菊、杭菊一道并称为“四大名菊”,是菊花中的珍品。《中药大辞典》中记载:“白菊主产安徽亳县,称亳菊,品质最佳”。亳菊疏风散热、解暑明目,多为春、夏两季用药,历年来为中医首选的菊花品种。

亳州市位于黄淮平原南端,与河南省周口、商丘市接壤,与安徽省内淮北、宿州、蚌埠、淮南、阜阳等地市相邻,地势总体平坦,西北高、向东南微倾斜,地面标高42.5米~21.8米。市内主要河流涡河两侧大部分区域于全新世(1.5万年前至今)晚期受黄河泛滥最新沉积,成因形态为冲积平原。境内主要土壤为砂礓黑土(淤黑土)、两合土和潮土。土壤养分状有机质中等偏上、全氮中等偏低,磷中等、钾中等偏高。土壤pH值6.4~6.7 ,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10~20克/公斤、全氮含量1.00~1.50克/公斤、速效磷12.00~18.30毫克/公斤、速效钾125.00~180.00毫克/公斤。亳州土质肥沃、排水性能好、偏酸性,适宜于亳菊生长。2022年7月20日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即墨黄酒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保护范围为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涡阳县义门镇、陈大镇、牌坊镇、花沟镇、龙山镇、涡南镇、星园街道、城关街道、天静宫街道、高炉镇、西阳镇、标里镇,蒙城县小涧镇、岳坊镇、马集镇、小辛集乡、城关街道,共计 42个乡、镇、街道现辖行政区域。

亳菊味微辛、甘、苦,性微寒;

亳菊以疏风散热、解暑明目见长、平肝明目、散风清热、消咳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头痛眩晕、目赤肿痛、风热感冒、咳嗽等病症效果显著。如果您不慎得了风热感冒,不妨取亳菊与冰糖代茶饮。夏季还可将亳菊与大米一起煮成粥,可预防中暑。

现代又用于冠心病、高血压病。

1.降血压:菊花具有降血压、消除癌细胞、扩张冠状动脉和抑菌的作用,长期饮用能增加人体钙质、调节心肌功能、降低胆固醇,适合中老年人和预防流行性结膜炎时饮用。

2.明目:菊花除了涂抹眼睛可消除浮肿之外,平常可以泡一杯菊花茶来喝,能消除眼睛疲劳。如果每天喝3-4杯的菊花茶,对恢复视力也有一定作用。

3.提神:菊花是一种神经强壮剂,能增强毛细血管的抵抗力,可延缓衰老,增强体力。菊花有良好的镇静作用,经常食用能使人肢体轻松,醒脑提神。

1. 感官特色。菊花呈倒圆锥形或圆筒形,直径 1.5~3.1cm。总苞片卵形,3~4 层,草质,呈黄绿色或褐绿色。舌状花数层,位于外围,类白色,劲直,上举;管状花多数,黄色,顶端齿裂有 5 个齿。体轻,质柔润。气清香,味甘微苦。

2. 理化指标。水分≤15.0%,杂质≤7.5%,总灰分≤5.0%,绿原酸≥0.30%,木犀草苷≥0.08%,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0.90%。

亳州与亳菊等中药材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自华佗辟药圃、凿药池、建药房、种草药以来,经历1800多年种植草药,历久不衰,亳州也因此被称为“华佗故里”。

《中华大辞典》载:“白菊主产安徽亳县,称亳菊,品质最佳”;《中药志》称亳菊花、滁菊花在药菊中品质最佳;20世纪中药著作《中华本草》也称亳菊和滁菊品质最优。

经过医药专家20多年对菊花的研究证明,亳菊的栽培历史悠久,淮河以北的药用菊花均与亳菊有亲缘关系,如山东的济菊是在清朝时引自亳州;据1936年赵橘黄先生所著的《祁州药志》介绍,祁菊也是移自亳菊或怀菊的产地。怀菊形态特征与亳菊完全一致,也有人认为是引自亳州。

21世纪以来,由于长期无性繁殖、种植退化以及市场的原因,亳菊种植面积逐年减少、萎缩。针对此况,2009年开始,亳州市谯城区委、区政府按照《亳州市现代中药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全面发展地产药材等要求,积极申报中药材高效栽培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重点开展亳菊资源搜集与签定、亳菊脱毒种植繁育体系建设等主要项目的研究开发,为发展地产药材亳菊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国药用菊花现有8个产区,长江以南产区的杭白菊、贡菊是以饮用为主,而长江以北产区的滁菊、亳菊、济菊、祁菊、怀菊均以药用为主。在诸多产地所产的药用菊花中,被公认为地道药材的为亳菊、滁菊、贡菊和杭菊,据《中华大辞典》载:“白菊主产安徽亳县,称亳菊,品质最佳”;2016年,亳州市亳菊种植面积达18万亩,平均亩产干菊花200公斤左右。

2014年7月28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亳菊”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2022年7月20日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毫菊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亳菊 相关地区

亳州特产推荐
安徽特产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