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龙凤花烛

导航菜单

秀山龙凤花烛

浏览 955 .喜欢 46
喜欢一下
非遗非遗
发布:lulu
标签: 日用品
属地:秀山重庆

龙凤花烛是历史悠久的民俗工艺品。在中国传统婚嫁习俗中,点花烛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用于是在新人婚礼上使用,“花烛”通常由龙、凤和花等图案组成,代表着龙凤呈祥的美好祝愿。龙凤花烛倾注着劳动人民的朴素情感,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这种花烛一般专门用于婚礼。

龙凤花烛是秀山民间传统工艺奇葩,被重庆市列为第一批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秀山历来是土家族、苗族聚居的地区,历史上有对“万物有灵”的多神崇拜,凡逢年过节、婚丧嫁娶、修房造屋、生朝满日等都要进行家祭。由于祭祀活动的需求,在秀山地区很早就有了制烛的生产工艺。因用途不一,所制造的蜡烛中,有祭祀用的九品烛,修房造屋用的喜烛、过生日用的寿烛、结婚用的龙凤花烛等。

朱红底色的蜡柱上,一条龙,盘柱昂首,吐须扬角;一只凤,雍容华贵,展翅欲飞……花烛都是由龙、凤和花等图案组成,在中国传统理念里,龙和凤代表着吉祥如意,有着龙凤呈祥的美好祝愿。因此,这种专门为婚礼使用的花烛被称为龙凤花烛。

“花烛”基本都是纯手工制作,看似简单,实际上做工非常繁复。制作花烛所用的蜡是特制的蜡,坚固不易碎。另外制作花烛还需要大量的模具,用来把蜡制作成各式各样的形状。通常,制作花烛先要完成十余种零部件的准备工作,涉及到剪纸、上蜡、熔蜡、调色、浇筑、彩绘、 开相等七道工序。其中一只小蝴蝶制作工序就需八道:左右翅膀、尾巴各二道,加上身体,点上眼睛,加上穿有珠子的小弹簧做胡须,最后把加工好的另一根小弹簧穿在蝴蝶底座上,这样一只绿翅膀、红尾巴,带有玺粉花纹的彩色蝴蝶就做成了。

花烛的原料是红烛、桕籽油、白蜡、蜂蜡、虫窝、颜料、珠子;制作器具有模具(陶模、木模)等。制作技艺要点:先将桕籽油及在树上采集的一种原料(根据程国华及其儿子曹海荣讲可能是虫窝)放在锅中煎熬,然后放入蜡调和,使蜡增加韧性。再染上各种色彩,用模具压(浇)成各种形态的人物、花卉备用。无现成模具的饰物,则须现刻现压。饰物制成后,按要求一件件用钢丝插在红烛周侧。制作一对花烛一般费时一星期左右。制作季节性强,蜡制品在天气炎热时易软化变形,故仅在中秋至次年初春制作。

秀山龙凤花烛的制作工艺和造型因其特殊的人文地理环境,其精道的制作工艺,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美学研究价值,融多种民间艺术于一体,是当地民间手工技艺的重要代表,也是当地传统文化的活标本。同时对当地人民的生活观、价值观和爱情观具有深远的影响。

圆锥形,上大下小,朱红底色蜡柱上缠绕栩栩如生的龙凤图案,并饰以各色花朵云团,隐喻龙凤呈祥、夫妻恩爱。外形虽精美,但工艺讲究:一块白色的石蜡要经过熔蜡、调色、浇铸、剪纸、彩绘、开相、贴片等10道工序后,一支完整的花烛才会出现。

在中国,婚礼上”点花烛“由来已久。据史料记载,六朝时已有花烛。在南朝梁代用于新婚,到唐朝以后成为风俗。它的起源与周代嫁女之家三日不息烛已寄离别之情有关。到了明清时期,”花烛“逐渐成为“婚嫁”、“祝寿”、“过年”等活动的必须品。

2007年秀山“龙凤花烛”被重庆市列入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秀山龙凤花烛 相关地区

秀山特产推荐更多>
重庆特产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