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屏茶油

导航菜单

玉屏茶油

浏览 13583 .喜欢 5155
喜欢一下
国家地理标志国家地理标志
发布:梦里的天空
标签: 粮油
属地:玉屏铜仁贵州

玉屏平均海拔500米左右,地形低山逶延,丘陵连绵,以黄壤和红壤居多,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通气性好,有机质含量大,富含多种矿物质。这里水资源丰富,舞阳河碧波荡漾,汇集了梵净和云雾两大山脉共30多条溪河,呈叶脉状展布县境。

生产情况

1958年,玉屏茶油产量高达195万公斤,为中国提供了40万公斤茶油。

截止2017年,玉屏侗族自治县油茶种植面积已达20.2万亩,有6家油茶产业公司,可带动3000余户贫困户脱贫致富,年出产茶油达800吨,按照120元/公斤的市场价计算,年产值达9600万元。

质量技术要求

一、产品名称:玉屏茶油

二、保护范围: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平溪镇、大龙镇、田坪镇、朱家场镇、新店乡、亚鱼乡共6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三、质量技术要求

(一)原材料:玉屏县行政辖区内产油茶籽,质量要求:水分≤15%,含油量≥20%,无霉变。

(二)油茶树种植土地条件:土壤类型为黄壤、黄红壤,pH值4.5-6.0,土层厚度≥60厘米,地下水位在1米以下。

(三)油茶树种植与管理

1.种植

冬季11月下旬到次年春季的3月上旬,行距2.5-3.0m,株距2.0-3.0m,每667㎡(亩)为60-110株。

2.管理

土壤改良:每2年一次,3至4月或秋冬11月结合施肥对土壤进行深翻,深翻时应注意保护根部。

修剪技术:每年在采果后至春梢萌动前修剪油茶树1至2次,修剪时保留内膛结果枝。

施肥:幼林每年每株施肥1~2kg油茶专用复合肥或2~10kg腐熟的厩肥、堆肥和饼肥等有机肥。成林每年每株施油茶专用复合肥1~2kg,有机肥15~20kg。

注意防治油茶病虫害和冻害。

3.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加工

1.加工工艺流程

油茶籽→蒸炒→压榨→原油→过滤→脱胶脱酸→干燥→检验→成品玉屏茶油

关键工艺要求

(1)压榨:温度≤120℃,茶饼残油≤6%,原油酸值(KOH)(mg/Kg)≤4;

(2)脱胶脱酸:温度70~85℃;

(3)干燥:温度85~90℃,真空残压4000~7000Pa。

(五)质量特色

1.感观特征

色泽黄红,无颗粒,澄清、透明,光泽度好,无折射物,无肉眼可见外来杂质,口感具有玉屏茶油固有的气味和滋味,无异味。

2.理化指标

饱和酸(%):7~11,油酸(%):74~87,亚油酸(%):7~14,亚麻酸(%)≥0.2。

3.玉屏茶油产品的质量卫生指标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玉屏茶油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栽培,有着独特的植物学特征。茶树高3米左右,树体紧凑,树条呈45°左右向四面分枝,树冠自然圆形或塔形,10月上旬至12月下旬开花,茶花雪白如玉,树叶深绿椭圆,果实次年10月中下旬成熟,花果同枝,有"抱子怀胎"的俗称。

玉屏县志记载,玉屏是传统的茶油产区,有近500年的栽培历史,为明洪武年随开发西南进驻玉屏屯垦而栽。根据近年来学术界对茶树分布和古地理学等多方面的分析考证,贵州省玉屏县是茶油原产地中心之一,拥有地方特色茶树品种--玉屏茶油。

据1951年贵州省原农学院周政贤教授和1962年李鑫民教授对玉屏茶油的栽培及品种分布情况调查研究:"玉屏茶油成林均在100年以上,且大多为第一代、第三代萌生树种,玉屏茶油林虽然分布面积较大,但从林地茶树生长情况来看,均呈排列整齐的有规律分布,每亩茶树在50-60株左右,并且种植的茶树林地全面梯化,排列整齐,由此可断定境内茶油成片的茶林均为人工林"。由于茶油生长缓慢,新中国成立后,玉屏境内极少对老茶油林进行更新,多为我代丛生林。因此,在玉屏境内分布的茶油树龄多在200年以上,最高树龄达500余年。

相关传说

关于玉屏茶油,在当地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美丽的舞阳河畔,一座山峰(现今的八仙岩),危崖翠绿、云雾缭绕,八仙经常到此下棋饮酒,谈天说地。一个深秋时节的聚会,寻着悠扬的笛声,荷仙始踏着云彩飘飘而来,但见百里山峦、草木黄落、秋气萧瑟,她眉头一皱,便将手中花篮向下一挥,漫山遍野的绿树枝头,顷刻间撒满了金蕊玉瓣的花朵。待到来年秋天,果实满枝,因其树叶似茶叶,果实多油脆,侗族的先民们便把它叫做茶油。

在古老的榨油作坊里,侗族先民按照华夏始祖黄帝"采木买为油"的方法,将晒过的茶油籽烘烤干水分,用水冲磨坊碾碎,将其粉末用木蒸熟,用稻草包襄成枯饼,装进巨大的树干挖成的榨槽内,梨木为楔,如柱的树干做锤。树锤横悬,四五人高喊着号子,合力向木楔迅猛撞击,声似雷霆,油如泉涌。因此,玉屏古代便有"粒粒乌珠碾作泥,团团金饼油欲滴。将军奋起力千钧,榨响如雷流更急"的诗词。

玉屏茶油 相关地区

更多茶油的相关特产
玉屏特产推荐更多>
铜仁特产推荐更多>
贵州特产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