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义月饼

导航菜单

孝义月饼

浏览 5930 .喜欢 417
喜欢一下
发布:Lily
标签: 糕点 土特产
属地:孝义吕梁山西

月饼是久负盛名的汉族传统小吃,深受中国人民喜爱。月饼圆又圆,又是合家分吃,象征着团圆和睦,在中秋节这一天是必食之品。时至今日,品种更加繁多,风味因地各异。

月饼内馅多采用植物性原料种子,如核桃仁、杏仁、芝麻仁、瓜子、山楂、莲蓉、红小豆、枣泥等,对人体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植物性的种子含不饱和脂肪酸高,以油酸、亚油酸居多,对软化血管防止动脉硬化有益;含矿物质,有利于提高免疫力,预防儿童锌缺乏、缺铁贫血;莲子、红小豆、芝麻含钾很高,置换细胞内钠盐排出,营养心肌、调节血压;从中医角度看,一些原料性温平居多,强心、镇静、安神,一些种子富含维生素E,抗衰老,滋皮肤、乌须发。

月饼可以软化血管,防止动脉硬化,提高免疫力。

孝义月饼是当地人民在传统月饼上的改进,不会太厚,吃起来就能看到馅料,外酥里甜。比传统的月饼大点。

月饼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传下来,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月饼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 “太师饼”,此乃中国月饼的“始祖”。

据说起源于唐代。《洛中见闻》曾记载:中秋节新科进士曲江宴时,唐僖宗令人送月饼赏赐进士。

北宋之时,在宫廷内流行,但也流传到民间,当时俗称“小饼”和“月团”。后来演变成圆形,寓意团圆美好,反映了人们对家人团聚的美好愿望,也是对亲朋好友深深的思念。北宋皇家中秋节喜欢吃一种“宫饼”,民间俗称为“小饼”、“月团”。苏东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怡”。

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一书,已有“月饼”一词,但对中秋赏月,吃月饼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游览志会》才有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到了清代,关于月饼的记载就多起来了,而且制作越来越精细。

宋代的文学家周密,在记叙南宋都城临安见闻的《武林旧事》中首次提到“月饼”之名称。

孝义月饼一大特色就是大。

准备好糖馅(花生,红糖,核桃,葡萄干,等,依口味自调),准备好月饼模具(样子自选)。

第一步,准备好面粉,热油和面,醒一会;

第二步,像常规包包子,饼子那样包好月饼,面团大小自调,估量包好糖后刚好适应模具空间大小为准。

第三步,将包好的面团放入模具,稍压一压,使模具花纹完全刻到面团上,将面饼磕出。

第四步,将面饼放在案板上,花纹一面用刷子刷一层色,(上色用的料主要是由焦白糖,油,水组成),用毛衣针在表面扎出几个孔,以便烤时出气。第五步,将面饼放入烤箱,调节温度,至月饼烤好出炉。

孝义月饼 相关地区

更多月饼的相关特产
孝义特产推荐更多>
吕梁特产推荐更多>
山西特产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