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林石雕

导航菜单

巴林石雕

浏览 13331 .喜欢 5232
喜欢一下
非遗非遗
发布:绿色乡野
标签: 工艺品 雕刻 手工
属地:巴林赤峰内蒙古

巴林石雕选题新颖、雕工精细,为人称道。一石一题雕刻而成的,巴林石雕最擅长塑造鸟羽、马鬃、牛蹄、羊眼、草坪、花瓣等。

巴林石雕雕刻的古今人物、亭台楼阁、山水花卉,鱼鸟虫兽、烟茶酒具,以及文房四宝、印章戳料等等,是根据石料的色泽、质地、形状因材施艺。巴林石刻出的鸡血图章,被行家们称作是各类印章中的珍品。

巴林石因产于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而得名,以其软硬适度、质地温润、光彩缤纷,特别适于“中国印·中国信”的印章创作和精工石雕的艺术创作,拥有“中国四大名石”之一的盛誉。如今,荣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巴林石雕,迎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在更高层次上拥抱更加广阔的发展舞台。

巴林石雕从传统的工艺美术项目发展壮大为颇具影响力的文化产业,离不开几个方面的条件:一是要有材质优良、品位高等的石料;二是要有技艺精湛、精益求精的工艺师;三是要有鼓励支持、传承创新的政策环境。诸方面条件兼备,不但让巴林石获评中国驰名商标,成为我区首家获得国家地理标志的保护商标,走出赤峰、走向世界,而且让巴林石雕跻身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行列,巴林石雕作品成为国家重要外事活动赠送外国领导人的国礼。

巴林石雕,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百花园中一朵亮丽的奇葩。这项传统技艺不仅要得到有效的保护,还要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发展。

巴林石雕刻的显著特征,就是把巴林石变成了丰富多彩、精美绝伦的艺术品,为这些冰冷的石头赋予了无限的生命力。

巴林石雕刻艺术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作品发现,如前面提到的红山文化的鸟形玉玦、勾云形饰牌、纺瓜等等。而后,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巴林石的雕刻艺术又经历了两个高峰期。一个是到了辽代,由于辽国的统治政权在政治上“因俗而治”,在文化艺术上扬长避短,随着上京、中京等五京的建立,进行了一系列宏伟密布的文化设施建设。大量的寺庙、佛塔、陵墓的修筑,石窟寺的开凿,许多风景名胜的开辟,使辽国的文化生活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局面,创造了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文化艺术,巴林石雕刻由此也达到了一个高峰期。作品以“端庄纯朴、丰厚挺健”的风格,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社会风貌。

在继承中原文化传统中,又富有北方民族所追求的理想气质,富有明显的时代特性和民族风俗。反映到佛雕上,雕刻家们通过对佛教经文的理解,准确地把握了佛的形象特点,从造型到神态,从面容到到衣饰,经过精雕细刻,突出了个性形象,在继承唐代基础上,有了成功的创造。反映到装饰小件上,辽代作品多以再现静态的动物见长,并在雕刻手法上有独特之处。如前面提到的巴林石玉兔,通过加一个底座,使雕件的整体有了一个稳定感。通过兔身臀肥尾短、两耳后贴的隆曲变化,增加了动物的动感。通过用精线条刻划动物的器官,又形成了极为粗犷的草原风格,与宋代小家碧玉般的精雕细刻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其它一些作品,也都以粗犷豪放、简洁明了见长,使人明显感受到草原民族的气韵。巴林石出现了又一个雕刻高峰期是在20世纪80年代。那时巴林石的开采已步入正轨,品种的增多,为雕刻家们挑选石材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北方地区强悍粗犷,浑厚朴素的民风为雕刻家们注入了特殊的风韵,更多的巴林石雕刻作品进入了中国乃至国际市场。“驯马”、“草原小英雄”、“月夜群豹”等一大批优秀作品脱颖而出。

随着寿山、青田石资源的日渐枯竭,巴林石雕大有取而代之、独领风骚之势。体现这一高峰期的新杰作是在1997年7月香港回归祖国之际,受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的委托,巴林右旗美术公司用鸡血石雕刻了一匹骏马,这一雕件无论是石料选择、艺术造型、雕刻手法等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因而被作为礼品赠送香港特区政府,引起了强烈的社会轰动效应。

鉴别方法

鉴别方法有摸、刻、看和辨四种方法:

摸:即通过触摸石表面来体会手的感觉,感觉石的润滑程度。

刻:即用器物对石头进行刻划来测试石的硬度及石性。

看:即用目测和镜测来鉴定石的结构和纹理。

辨:即相互对比辨别好坏和真伪。

鉴别内容

质地鉴别:主要鉴别质地的纯净细腻程度和完整性。

光泽鉴别:主要鉴别石的光润程度,观察其肌理、光泽、温润和清晰程度。

颜色鉴别:主要鉴别颜色纯正程度,色泽自然性和层次的分明程度。

意蕴分析:观看石画面,分析意境,品评石中蕴藏的深刻的文化内涵。

赤峰市雕刻家刘林阁先生创作的“天鹅壶”获银奖,“驼龙链章”获铜奖,“蜗牛”获优秀设计奖。赤峰市微雕艺术家包英志创作的“唐宋八大家”名篇获银奖、“前赤壁赋”获铜奖。李矛矛先生创作的“十八罗汉”获铜奖,“秋鸣”获最佳设计奖。

2021年5月24日,巴林石雕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巴林石雕 相关地区

更多石雕的相关特产
巴林特产推荐更多>
赤峰特产推荐更多>
内蒙古特产推荐更多>